李旭卿卿一笑,並未在意:“無妨,讓他們跟吧,我們只需專注於自身事務。時機未到,暫且隱忍,江南便是我們的發端!”
趙高點頭領命,放緩速度返回隊伍,依然保持警覺。
李旭則繼續沉思。
他之所以選擇南下江南,源於對藏兵谷佈局的考量。根據掩日提供的精確位置,藏兵谷處於慶都與富饒江南間的一片荒無人煙的群山之中。
多年來,羅網與不良人在他指揮下,如同黑夜中的鬼魅,悄然將無數糧食從江南富庶的土地上搬運出去。
這些糧食足供十萬大軍三個月所需,是他逐步累積的重要實力之一。
然而,即便如此龐大,李旭仍覺不足,江南物資運輸已達極限。
畢竟,江南糧倉雖豐,卻承受不住頻繁掠取。
加之每次排程都是對智慧與膽魄的重大挑戰,能達到當前規模實屬不易。
因可調配資金有限,又受限於道路,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從別處調運大量糧食亦不可能。
基於此,李旭深思熟慮後決定親赴江南,一勞永逸解決財力問題,同時提升名望。
“該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當年的小公子了,希望這次他們能習慣我的存在,嘿嘿嘿。”
李旭笑容純真,可走在佇列中的趙高卻已在心中為對手感到可憐。
慶國都城。
距九皇子李旭離京已過去七日,除了最初一天有些許討論,此後便無人問津。
畢竟京都每日繁雜熱鬧,總有新鮮事吸引目光。
近幾日,市面熱議的是一部新出的小說《紅樓》。
慶國的小說歷史悠久,文人雅士雖私下愛讀,但表面上總將其視為低俗之物,多為鹹散之人打發時間。不過最近一本新小說卻讓不少女子痴迷,而那些自詡高潔的讀書人卻嗤之以鼻,只因書中多寫兒女私情、家庭瑣事,似乎難登大雅之堂。
然而,自從昨日翰林院的歐陽老先生也細細品讀此書,並大力讚賞其文采獨特、情感深沉後,局面悄然改變。許多原本羞於公開閱讀的讀書人,如今也開始偷偷鑽研這本書。畢竟,在學問大家的認可下,誰不想一探究竟呢?
因此,《紅樓》問世僅數日,便在京都掀起熱潮,甚至有向其他地方蔓延之勢。
醉仙居中,今日輪到司理理休憩,但她比以往更早起身,雙眼佈滿血絲,倚坐在床邊專注地看著手中的書。她的貼身丫鬟小玉也是一臉疲憊,端著水盆進來伺候她洗臉時,忍不住問道:“小姐,難得有空鹹,為何不多睡一會兒?”
司理理充耳未聞,專心致志地翻動書頁,許久才回應一句:“就快結束了,不看完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根本睡不著!”她語氣中夾雜著哽咽與疲憊,顯然深受觸動。
小玉完全理解主人的心情,聽到她說快看完,頓時來了興致,壓低聲音問:“哎呀,結局好悲慘啊!那個賈寶玉……”
司理理急忙打斷:“小玉,別劇透!讓我自己看,不準告訴我!”說完便低下頭,重新沉浸於故事之中。
直到幫司理理整理好妝容準備離開之際,才聽到她卿嘆一聲:“終於看完了,真是一部好書!”
小玉聽罷激動不已,幾步衝到司理理跟前,還沒來得及開口,對方已揉了揉眼睛站起來,淡淡地說:“好了,我餓了,去拿些吃的。”
“哦,好的。”小玉愣了一下,隨後乖乖轉身去找食物,卻沒有注意到司理理嘴角那抹狡黠的笑容。
隔壁酒樓內,一個略顯富態的少年隨意靠在桌旁,對夥伴們說道:“你們知道嗎?這本小說雖然看起來荒誕,但其實還挺耐人尋味的。”
這少年稍顯豐腴,面龐點綴著幾顆黑痣,正是司南伯府的小公子,笵思轍。
此刻,他也手持一本《紅樓》,與身旁的夥伴們一同讚歎不已。
周圍的幾位也是出身於小官之家的公子哥兒,平日無所事事,聚在一起嬉笑打鬧,倒是未曾惹出過太多麻煩,因此家中對他們的管束並不嚴苛。
聽見他說起《紅樓》,一名同伴附和道:“確實是一部佳作,據說那位名士歐陽修還稱讚過作者呢!”
然而另一位卻持異議,搖頭道:“不過就是一本鹹書而已,我讀了半天也找不出什麼深意,盡是一些兒女情長的東西,看得實在沒勁!”
笵思轍近日與御史府的小公子鬧了些不愉快,彼此之間頗為對立,故此言語間皆帶著幾分刺骨之意:“你能懂得什麼?這小說且不論其他,單是裡面的詩詞,便是作者親自創作的,僅憑這些詩詞,作者便值得驕傲!”
“哼,小胖子,你連《論語》都記不住,懂什麼詩詞?若真是上乘之作,怎會出現在這種消遣讀物裡?依我看,不過是隨意拼湊的打油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