笵思轍自己確實對詩詞好壞知之甚少,方才的評價多是從姐姐那裡聽來的,如今這小子反駁自己,就是在貶低姐姐,不由得勃然大怒:“好好好,《論語》是吧?今天我就讓你知道不知道禮節如何立足!”
說著便揮舞手中的書卷,欲上前動粗。
他身材高挑,加之體態微胖,手中捧著厚厚的書冊,氣勢上倒也有幾分威壓。
在場眾人早已習慣這樣的場景,並未多加理會,很快有人上前將其拉開,又一番勸慰後轉移了話題,不再提及此書。
短短兩三天內,《紅樓》的話題在京都掀起軒然大波,最終甚至傳入了太子和慶帝的耳中。
慶帝自是不會去翻閱這類書籍,但他對這部小說能在短時間內廣泛傳播,並引發如此大的反響感到好奇,對作者頗為關注。
只是他並未糊塗到因好奇而派人徹查的地步。
當天晚上,另一則震驚京都的訊息在醉仙居傳出,迅速擴散開來,再度將《紅樓》推向風口浪尖。
這部在極短時間內席捲京都的小說,竟然是數日前已離開京都的九皇子李旭所作!
這訊息最初出自何人之口已不可考,但經醉仙居當家花魁司理理親口證實後,其真實性毋庸置疑。
畢竟若無可靠來源,司理理斷不敢拿當朝皇子開玩笑。
懷妃娘娘正在懷雅居為兒子擔憂,得知這一訊息時頓時愣住,隨後激動萬分,再次拿起之前無意翻閱的小說仔細閱讀,這一次卻完全被吸引,深深沉浸其中。
慶帝先是吃了一驚,隨後又有些疑惑。他沒料到這個小九竟有如此心機,那些由侯公公複述的小說詩句,現在回想起來,的確與他的才華相符。
“可惜這般才華似乎沒有用在正途上,就隨他去吧。”
慶帝的反應並無異常,他對眾位皇子大多放任自流,唯獨對太子例外。
太子此刻正身處長公主的宮室之中,這個訊息讓兩人皆感迷茫。
“你的這位九弟,並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本小說恐怕另有深意。”
長公主隨口一語,實則她對此興趣寥寥,只是這書確實精彩,這幾日她一直反覆品讀。
太子卻眉頭緊鎖,下意識點頭,嘆息道:“不知九弟此刻遠行如何,已至何處!”
“今早得到的訊息,快要抵達杭州了。”長公主平靜回應,隨即卿蔑笑道:“難道你不也派人去了嗎?”
太子尷尬答道:“我只是擔心九弟安危。”
長公主冷笑一聲,再不多言。
正被眾人掛念的李旭,此時已然到達杭州。
杭州是慶國的一座古老城市,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經濟繁榮,一路而來令人賞心悅目。
車隊經過檢查後進城,走在寬敞的大街上,儘管規模龐大,但在見多識廣的杭州百姓眼裡,並未引發過多注意。
李旭騎於馬背,帶著幾分好奇打量這座古城的日常景象,心中默默與慶都進行對比。
“殿下,客棧已預訂妥當,依您吩咐,是杭州城內最出色的明月客棧,是否即刻前往?”
趙高上前請示。
李旭微微點頭,剛要回應,忽見前方一陣騷動。
一群文人雅士結伴而行,衣飾華貴,談笑風生,呼朋喚友,顯然個個都帶著幾分傲慢。
李旭不由生出好奇之心,示意趙高派人前去探查。
不多時,手下回報,原來杭州城的幾位才子約定,在夢溪閣舉行一場盛大的詩歌聚會。
這夢溪閣,乃是杭州城規模最大的青樓,也是文人雅士聚集之所。
文人愛名,卻選在此處舉辦,可想而知將吸引多少才子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