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描淡寫的就解決了人類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很有可能發生的會導致文明滅亡的悲劇性事件。其實上述就是第二個推演世界的後續,沒有火星改造,人類文明毀於一場內戰)
只是親眼看見外星生命就送一顆適居星球非完整的,後續還需要人類自己的努力去改造),這好像太白給了一些。
但也確實沒有什麼太好的理由了。
畢竟吳良的目的就是稍微幫襯下人類。在不過分干預辦壞事的情況下,能讓人類少走一點彎路就少走一點。
……
火星上的東西看得差不多了,這段旅程的最後,吳良打算去火星的軌道看看那裡的太空工廠叢集。
從原材料的開採到冶煉再到製成基礎工業產品,位於火星軌道上的這片工業叢集幾乎包攬了。
無垠的太空中,一大片稜角分明風格顯得很粗獷的大型人造物體映入眼簾。
那些足有上千米長的大型貨運飛船在附近,一對比後就顯得渺小不值一提。
還有無數小型的飛船密密麻麻的穿梭其中,星際時代的鋼鐵叢林展現出了那獨一無二的工業秩序美感。
遠處,還有無數背後拖拽著小行星的貨運飛船在趕來,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與汲取不斷的充盈著自身,人類文明以還停留在藍星地表時不敢想象的速度迅速發展著。
相比起火星殖民與星際旅遊,還有一項新興的產業與這個時代的人們息息相關。
那就是星際採礦業務。
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那條小行星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能夠解決隨著人類生產力的大爆發所導致的藍星自身礦產被快速消耗一空的局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畢竟,你不能真的就把藍星地表下的礦物全都挖出來是不是?這可是母星啊,如此喪心病狂地破壞地質結構,會帶來很多問題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放眼宇宙星空。
位於小行星帶的礦物獲取難度在這個時代的航天技術下也相對容易了很多。
甚至都已經出現了很多民間的星際採礦公司。
藍星各國都組建了自己的國家隊,由大型貨運飛船編成一支規模龐大的探險隊伍。
除了國家隊之外,各國也鼓勵民間組成自己的採礦小隊。
藍星上稍微有點資本的大公司在國家的號召下都組建了自己的星際採礦隊伍,而沒那麼多資本的則是拿出全部身家甚至貸款血拼了一艘飛船。甚至就連毫無資本的個人,也能以一名星際礦工的身份加入到採礦的行列當中。
雖然來回一趟總耗時大概在一年半左右,但收入頗豐。距離不算遠,但回來的航程有點慢,畢竟要拖拽小行星)
哪怕只是當個最低階的協助工人,這一趟下來也能拿到50多萬華元的收入。
如果更高一級,是個採礦工,那麼這一趟下來的收入至少100萬起步。
具體多少就看各自的運氣,得看你採到的是什麼礦。不過哪怕只是拉回來一顆最基本的鐵礦,這一趟至少也是不虧的。
但想必也不會真的會有人蠢到去開採什麼鐵礦。那裡如今遍地都是寶藏,就算黴運之神附體,也至少能發現一顆富含稀有礦物的小行星,能拖拽回來就拖拽,大到拖不回來就炸開,分批運回。別以為說得誇張,這裡的資源還真的是這樣的)
一個新的‘大航海時代’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喜歡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請大家收藏:()我帶歪了整個世界的畫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