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旅後吳良與泡泡還去了趟小行星帶,觀看人類正在那裡如火如荼的星際採礦活動。
這裡的星體很密集,被稱為小行星帶。但每顆小行星之間的距離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接近。因為實際上,這些小行星之間大概都有藍星到月球這麼遠的距離,你就算一頭扎進去後閉著眼睛開飛船,也很難發生星際交通事故。
宇宙的空曠寂寥與人們固有觀念完全不同。
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浪漫與美好。這裡充斥著的是無聊,寂靜,空曠,無邊無際。
吳良看著一艘貨運飛船遊蕩在這小行星帶中,正尋找著它的目標。
雖然人類發射的大量勘探器已經制做好了這塊區域初步的星圖作為參考,但在到達這裡後依舊需要飛船開啟掃描裝置,一顆又一顆小行星的去探索。
星圖是有著滯後性的,而又因為人類的開採活動,導致了部分小行星的運動軌跡發生偏移。甚至因為大量使用爆破手段,使得很多小行星爆炸後碎塊飄散得到處都是——當真是相當粗狂的開採活動,充滿了藝術感。
經過數天時間的尋覓,只跑過了幾個目標後,這艘長達一千多米的飛船便找到了它想要的,運氣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差。
那是一顆不規則的小行星,就像是一顆被咬的坑坑窪窪的爛蘋果,六千多米的直徑。經過飛船掃描,確定是鐵與鎳還有少量鈷構成,哪怕在這個年代依舊價值不菲。
這艘貨運飛船的全體船員在回去後都能分到一大筆錢了——除了基本的工資外,還是有額外分紅的。事實上分紅才是這些船員拿到的大頭,大家想賺的也都是這個。而這裡的資源之豐富讓你想當個混日子的鹹魚都沒機會。
飛船內,在船員的歡呼聲中,明顯有點喝高了的船長搖搖晃晃的叫道:“幹完這一票…唔…嗝…我…就有錢回老家結婚了!”
一旁的大副有點看不下去了,拉著船長就送他回了房間,可別在艦橋丟人現眼了。
大副回來後,招呼著眾人開始有條不紊的採集活動。
事實上說是採集,不如說是捕獲。
只要不是超過一萬米的大傢伙,就壓根不需要炸碎,直接拖到火星或者藍星的軌道就好。
而以這艘飛船目前所處的扇區,還有藍星與火星目前所在的位置,將小行星拖回藍星軌道反而在距離上要更近一些。
飛船調轉,以尾部對準小行星,隨後船員們操控尾部的發射裝置將數十根拖拽線向小行星發射,拖拽線頭部的尖銳裝置將直接插進小行星內部,隨後形成高溫,讓內部緩慢溶解,隨後伸展倒鉤。
隨後飛船底部的艙門開啟,放出另一艘小型的無人飛船,這艘小型飛船將繞到小行星的另一面,同樣射出拖拽線,這樣在兩個方向上都固定完畢後,就能進行拖拽了。
顯然當前人類所掌握的航天實力還比較有限,這已經是以目前的技術而言最佳也最穩妥的拖拽大型小行星的方法了。
一切都已經就緒後,飛船開始了返程。
而返程的速度比來這裡時的速度慢上不少,那兩年左右的總航程,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這一階段中。
倒不是不能更快,而是快了後發生危險的機率也就更高。一旦操作失誤或者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導致小行星失控,讓這種大傢伙在宇宙中橫衝直撞實在是有點危險。
為保證萬無一失,拖拽作業肯定還是越謹慎小心越好,不能像採集時那麼的狂野。
在看完全部採集過程後,後面也沒啥好看的了,吳良便帶著泡泡直接回到了藍星。
透過一些手段已經抹除了兩人來火星旅遊的現實痕跡,不用擔心旅行團那邊發現少了兩個人後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