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其實沒那麼難。】
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系統又出現了!
“怎麼說?”吳良問道。
【叮——木衛二冰層下方的海洋中擁有一些很原始的嗜極生物。以人類當前的發展速度,哪怕不做提醒,在100年內他們也必然能夠發現這種生物的存在。】
吳良:“……”
默默看了眼一旁的泡泡,吳良心想你這給出的試煉內容也太白給一些了吧?
並且吳良還從人類的新聞中得知了,他們會在20年內發射前往木衛二的載人飛船,用以探索那片冰蓋下的海洋。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情況,那麼人類將在320年之前就能在地外發現藍星之外的首例外星生命體。排除智慧中樞)
這對人類而言絕對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因為這一發現就可以作證,生命這種特殊的存在在宇宙中並不罕見。
人類對這個宇宙的一些固有印象,和自我陶醉的中心觀就會蕩然無存。
這會導致一些人產生恐慌,這種恐慌在媒體的渲染下又會傳染到更多的人,然後在一段時間裡可能發生一些騷動與社會的整體性焦慮情緒。而這就是媒體最愛乾的事情了。
人們對於星際探索的熱度在發現外星生命的瞬間達到歷史最高點。
然後激動的情緒慢慢褪去,人們冷靜下來一瞎琢磨,就會陷入到了長久的焦躁當中,然後變得保守,謹慎,充滿危機意識。
由此,會帶來一點保守與孤立主義的抬頭。
當社會中這種浮躁蔓延時,各國政府就要相應的制定一些預防性舉措。例如曾經認為毫無道理的外星人入侵事件,就成了各國必須要去做的戰略規劃。甚至現在就已經有了)
人類會耗費大量資源投入到戰艦與武器的研發製造當中,對全產業鏈進行一次系統性的升級,在一種還沒有發現敵人的情況下就做好了去打一場持久星際戰爭的準備。
然而當敵人遲遲沒有出現時,這些武器的存在就讓人類各國當下的合作關係變得沒之前那麼美好。
武器造出來了,但是卻沒用。
當有了更高的科技與更強的武器,這些‘老武器’就需要透過某種方式來回血。
最簡單的處理辦法,賣掉它們。
有的是國家願意埋單。
造不出這些玩意的國家很多,能造出來的反而是少數。
而有了更‘強’武器的這些國家又能幹嘛?甚至他們買武器又是為了什麼?不可能就當個威懾的,因為這種東西威懾不到真正需要被威懾的傢伙們。
自然要拉出歷史,從上面找找,然後就有冤的抱冤,有仇的報仇了。
這個世界自古至今從來就不缺少那些沒有實力但野心依舊膨脹的野心家。
然後這種世界範圍的亂戰又必然的波及到一些大國間。
一點點的摩擦就很容易產生矛盾,然後矛盾轉為了對抗,對抗繼續發酵,最終人類文明被拖入悲劇的深淵泥潭,誰也逃脫不了。
需要避免人類文明步入這種悲劇性的歧途。
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人類找一個關注點,把他們的注意力從外星生命轉移到另一個事物當中。
火星改造就成了極佳轉移視線的一項史詩級工程。這需要人類投入大量的資源與精力,從而讓他們不要在還沒必要的情況下就浪費過多資源去無意義的武裝自己。
吳良看了眼泡泡,心想這個傢伙是真的有點東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