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南線別督司馬懿,以伏兵之計賺城,卻被江東將領潘浚識破,將計就計誅殺於益陽城內。而其子司馬師,與麾下大將高祚得到司馬懿的進攻訊號,趕來攻打益陽城,被朱然與潘瑞引入甕城,大敗!
司馬師當場身亡,高祚拼死抵禦,搶回其屍身,引千餘兵卒潰敗至零陽城駐守。
之後,朱然留潘浚守城,自己率領精銳趕去公安城,在曹軍荊楚都督夏侯尚未得到訊息之前,與陸遜兩路夾擊,大破之,斬獲無數。夏侯尚亦潰敗至西陵城固守。
至此,荊州戰事,攻守互換。
江東諸將,奮發餘勇引兵來圍城,意圖將曹軍徹底趕到長江北岸。西陵城易守難攻,暫時無憂,但武陵郡辰陽城以南的疆土,都被江東趁勢佔據。
夏侯尚在無奈之下,便遣人趕往南中牂牁郡,請求狡狐麾下的法正部,前來支援。
法正也不推脫,當即就讓人去辰陽請五溪蠻王沙摩訶出兵牽制,自己急忙趕到零陽城接替軍心不穩的高祚部。
陸遜與朱然看到了狡狐麾下發兵來援,雙方兵力又相差無幾,便便止住了攻勢,讓雙方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就在這片刀兵暫止觀望中,緩緩而來。
而遠在揚州的天子曹丕,也終於等到了南線的軍報。
就是有些不可置信。
在他的心中,南線就算不能建功,至少也能勢均力敵!畢竟江東大部分兵力,都被他牽制在了東線。
但是軍報上卻說,南線慘敗?!
喪師辱國?!
連被他寄予厚望的、被他認為是軍事奇才、可以匹敵世之狡狐的司馬懿,父子皆戰死?!
“司馬匹夫!枉負朕親重!紙上談兵之徒!”
曹丕連續看了好幾遍的軍報,終於咆哮如雷。
怒罵著曾經親密無間的心腹兼友朋,如今恨不得啖其肉的、志大才疏的敗軍之將。
的確,他是有足夠的理由憤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管是疆土丟失和兵卒的損失,司馬懿這麼一敗,也將他這個天子的顏面,全都給敗光了。猶如不著絲縷於眾人之前。
最早,司馬懿是他向魏武帝建議,調去荊州任軍職的。
去年,司馬懿奪一郡之功,是他大舉吹捧,讓朝中百官都覺得鷹視狼顧乃兵家奇才!
然後呢,現在,司馬懿便用一場兵敗身死,當成了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的扇在了天子曹丕的臉上。
讓士人黔首都有了一個共識:天子曹丕,無識人之明!
身為帝王,評價是否賢明的第一個標準,不就是知人善用麼
哎,可憐。
背上了這個汙點,曹丕這輩子,都無法得到這個評價了。
所以呢,當他繼續看夏侯尚的私人信件的時候,直接就信件扔進了火盆中。
因為上面寫著,夏侯尚的請罪之意。
不是戰敗的請罪,而是他公器私用,私下派遣使者和江東朱然部交涉,用一些監械和戰馬換回來了司馬懿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