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在世時,曹魏外姓將領中,除了養女婿狡狐陳恆之外,最器重的是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和張合五人。
其中,張遼和樂進一起駐守在揚州,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
雖然說沒有因私而耽誤了公事,但暗中較量,以功績和官職來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優秀等心思,是免不了的。
而張遼的功績和官職,都比樂進更勝了一籌。
比如當年的威震逍遙津,身為『蕩』寇將軍的張遼被升遷為徵東將軍;而官職為折衝將軍的樂進,則是升遷為右將軍。
但是如今張遼卻在感慨,他這輩子在臨亡故前,輸給了樂進。
理由是,樂進亡故得早。
樂進病故,是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那個時候魏武帝還在世,因而樂進之子樂綝就得到了善待。
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是讓人願意為之百死不辭的。
因為他會讓人無後顧之憂。
樂進死後,魏武帝在愛屋及烏之下,讓樂綝年紀輕輕就擔任要職,刻意培養,為了日後能再續樂進督戰一方做準備。
但這種待遇,張遼的兒子張虎,是不會再有了。
畢竟如今曹魏的主人,是為了緩和曹氏與世家關係,為了被擁護登上帝位,而親善重用世家的曹丕!
雁門馬邑張家,不是世家!
自古的望族世家,是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的!
就算張遼這一生戰功赫赫,威震江東,也無法將張家現在就變成世家。也無法讓張虎的未來,避開九品中正制的責難。
張虎和樂綝,兩人年紀是相仿的。
樂綝有其父果毅之風,張虎也是頗得其父的真傳。以才能而論,兩人是差不多的,但在官職上就差得太多了。
在魏武帝的善待下,樂綝如今已經是奉義中郎將!
早就跳出了低階將領的行列,未來不用征戰之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熬資歷,就能得到督領一方的官職。
而張虎,如今不過是個裨將軍!
連低階將領的頂峰“偏將軍”,都沒有混上!
雖然說張虎的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就能擔任裨將軍,從大魏朝官制來看已經是很不錯了,是年少而位高的勵志典範了。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有了樂綝的珠玉在前,張遼心中又怎麼會平衡得了呢?
他張遼這輩子征戰四方,難道比樂進的功勞差了?
張虎的能力,難道就比樂綝差了?
唯一的差別,不就是因為樂進,死得比他張遼早麼!不就是因為他張遼,死得比魏武帝晚麼!
唉
悲夫,因時而異也!
奈何兮,因君主而異也!
拖著病體看夜『色』中的長江,張遼駐足,心中嘆息不已。
“阿父,夜深天涼,這巡視之責就由孩兒代勞吧。”
伴著微微帶著憂慮的語氣,一襲大氅也被披在了張遼的身上。
他回頭一看,原來是張虎。
這個長相與自己有六七分相似的兒子,從小時候學會了騎馬開始,就被他帶在身邊征戰四方,如今也十年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