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秋九月。
天子曹丕下詔令斥吳王孫權不忠廢話),還洋洋灑灑的數典各種罪名,向天下表示奪吳王的爵位,起兵征伐之。
其中,東線揚州一帶以徵東大將軍曹休為主帥,南線荊州以安南大將軍夏侯尚為主帥,先行為前驅攻江東及荊南。自己還要帶著兗州、豫州的兵馬為後部,御駕親征。
而對江東有巨大威脅力的徵南大將軍陳恆,天子曹丕只是讓他儘快攻佔南中全境。順便的,從興古郡小打小鬧的牽制交州的兵力即可。
得知訊息的孫權,頓時就鬆了口氣。
因為對曹魏即將大舉來攻,他早就有了準備。揚州一帶,曹軍若是來攻,就必須面臨長江地利的阻擋,他只要將精銳水軍陳於大江之上,便可無憂。
就算是張遼的病情已經好了,他也無須擔憂。
而南線曹軍坐擁武陵郡,可不會和他拼水軍的精銳。
若是曹魏以狡狐陳恆為主帥,以那隻狡狐在荊楚威望和用兵的神出鬼沒,整個江東都不敢輕言能守得住。
為此,孫權在一個月前,就和江東世家達成了協議,釋放出了不少利益,好讓他們傾力去支援江東名門的陸遜和朱然了。
然後呢,白忙活一場!
本來嘛,去年曹丕就兩線大舉來攻,卻無功而返。
按照常理來說,征戰不是玩過家家,耗費大量的國力物力,理應有利可圖!理應選擇最佳的統帥來排兵佈陣!
夏侯尚上次已經試過一次了,不能對江東造成威脅,不就應該換成狡狐陳恆來了嗎?
畢竟狡狐陳恆的官職,比夏侯尚還要高!
又有赫赫之功在!
堪稱“捨我其誰”了好嗎?
孫權與臣僚們,一開始還不敢相信。
還以為曹丕這是效仿當年的秦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時,偷偷把主將王齕換成了武安君白起的舉動呢!明著以夏侯尚為主帥,暗地裡卻讓陳恆來主事,為了麻痺江東,打個措手不及,爭取一戰而定。
結果呢,他是高看了曹丕!
細作來報,狡狐陳恆依然在巴郡的江州。
還是不需要,懷疑訊息真偽的那種!因為狡狐陳恆在給心腹大將黃忠,舉行葬禮
是的,讓馬家軍無比頭痛的老將黃忠,病故了。
陳恆以徵南大將軍的身份,親自扶棺送去下葬的。據說,他還在將僚佐們帶去了墓地那邊,陪著黃忠的義子黃封等人,呆上十天半個月以示緬懷什麼的。
當然了,孫權得知後,對黃忠的病故是欣喜無比的。
甚至還想過,要不要派個人去憑弔下?為了感謝黃忠病故的正是時候。
嗯,就是想想。
馬上的,他這個被曹丕奪去了爵位的吳王,沒有了憂慮之後,直接又一次接受了吳王爵位冊封。
在幽州稱帝的大漢天子,劉備封的。
代價,是孫權每年都要上貢一些糧食,緩解幽州土地貧瘠,出產不高的困境。利益,則是兩家結成攻守同盟,無論哪一家被曹魏進攻了,對方都要出兵策應。
孫權當即就同意了。
江東一帶氣候溫和,稻穀一年兩熟,交州一帶甚至是一年三熟。孫權這些年又拼命的去抓山越當壯丁,勞力也不缺。
糧食自然是有剩餘的。
大不了,就當成遼東戰馬的價格,上漲一點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