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春二月。
這個時節,在巴中之地已經看不到風雪的痕跡了,然而劉璋依然覺得寒冷無比。
去歲,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噩夢。
連續丟失疆土,麾下之人不斷背叛和拋棄,還無奈的從益州治所成都,狼狽的逃到了巴郡的江州。
本來,他以為這些苦難,已經隨著今年的冰消雪融,過去了。
畢竟生活,還是繼續下去的。
然而,他低估了老天爺對他的調戲。來到巴中將近半年後,心裡的傷疤好不容易結痂的時候,苦難又找上了他。
在三個月前,他的僚佐就稟報了一個跡象:南中之地,購置鹽巴量減少了許多。
當時,他還以為是蜀中馬家軍,用降低了鹽的價格呢。當即就派遣細作,前去打探了一番,結果發現,蜀中的鹽也銷量不加。
便釋然了。
也許是有些部落錯過了交易呢?
對吧。反正鹽這種東西,是必不可缺的。這次購置少了,下次那些蠻夷部落購置就多了。
不足為奇。
但是呢,二個月前,巴中產出的鹽,破天荒的,竟然變得無人問津了!
該不會是,南中之地有鹽井或鹽礦被發現了?
他急切的和麾下僚佐,商議一番後,便派人去南中之地打聽。
然後,得到的答案,讓他如喪考妣。
因為狡狐以極低的價格,將鹽湧入了南中。也就是在用軟刀子,日以繼夜的割著他的肉!削弱他的實力!
而且他還無從反抗!
衣甲、兵械、糧秣這些都可以統稱為一個名字:錢帛!
若是失去了鹽的暴利,他的軍隊還怎麼供養?
畢竟,為了防禦周邊不友好的鄰居們,兵卒也多了好多。而且如今他的治下地盤只有巴中,想做到自給自足已經有點難了。
如今擺在他面前最好的做法,是將巴中出產的鹽,價格降得比狡狐的還要低!
保證銷路的同時,也是擠掉其他鹽的空間。
狡狐的鹽,是有很高的運輸成本的,已經賣到了最低價,若是再降價將會變得虧本,變得吃力不討好。
但是呢,這個選擇行不通。
其一,他自身就耗不起。
狡狐有整個荊州作為底氣,挺兩三個月不是問題。他就薄利出售鹽巴,只要兩個月,他就養不起兵卒了!
其二,他怕將南中部落也變成了敵人。
這些以部落聚居的蠻夷,本來就不服王化,更沒有什麼政令制約的顧忌。
他們奉信的是叢林法則。若是覺得有人不讓他們滋潤的活下去,那就抽出刀子,來個血濺三尺快意恩仇。
試想下,他若是將鹽的價格,來了個大幅度的漲落,那些蠻夷不得和他拼命才怪!
畢竟嚐到了甜頭,誰還會願意去繼續熬苦日子!
好嘛,就這麼短短一個月,劉璋又添了好多白髮。
他的僚佐,對此同樣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雖然在軍中官職最高的嚴顏,已經作為表率,親自挑土填田和兵卒們一起屯田自給了。然而庫存裡的錢帛,依然每一天都在減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