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超二十載的情誼,都融化成為百般滋味,煎熬著心頭,折磨著臉龐。
他終究,還是迎來了平生最殘酷的現實,最諷刺的結局。
他一直堅信的,能『蕩』平天下『亂』臣賊子、還給大漢朗朗乾坤的曹老大,變成了天下最大的『亂』臣賊子。
這就是某選擇的、殫精竭慮輔佐的雄主嗎?
這就是寄託了,某此生所有抱負的大漢忠臣嗎?
荀彧將花白了好多頭髮的腦袋,深深的昂了起來,將眼中的悲慼,投去了銀月與漫天星辰,冀望著直達天聽,得到老天爺的垂憐。
可是他得到的,只是深秋刻骨涼意,與無盡肅殺。
唉!曹孟德,已經回不了頭了
良久之後,伴著蕭瑟的嘆息,荀彧慢慢垂下了腦袋,徐徐邁開了步子。
幾息之後,再度昂起的臉龐,已經決然一片;腳步的落地,也堅定無比。因為在此時,他心裡也恢復了之前的信念,與恪守。
食君俸祿,當忠君之事!
無論何時,無論何事,無論如何!某,此生,終為大漢臣子耳!
冬十月。
曹老大率軍水陸並進,攻打濡須口。
濡須口,乃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的水口。是孫權依心腹呂蒙的建議,舉兵卒數萬修築濡須塢、據險屯兵之地。
而且,為了讓江東人心安定,孫權還依著剛剛病故的長史張紘的遺屬,遷居秣陵,築石頭城後世南京。
以示對戰曹老大,毫無壓力也!
嗯,長史張紘的遺言,是說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氣。
在此期間,參丞相軍事的荀彧,染疾,不能隨行,留壽春。
後不知為何,時常憂憤莫名,病益篤。短短月餘,已病入膏肓。連許昌朝廷派遣而來的太醫令,都對此束手無措。
未幾,以錚錚鐵骨,不屈,捨身為大漢之臣。
薨。
歲,五十。
時為建安十七年,公元1年,冬十二月也。
惜哉!青史為之涕。
壯哉!汗青取丹心!
訊息傳到濡須口的曹老大耳中,當即痛哭流涕,悲慼之甚,幾度昏厥。
天子劉協得知,亦為荀彧悲慼至無法入食,幾度昏厥。後罷朝三日,令百官錄荀彧之功,諡曰敬侯,厚葬。
死後哀榮,為百官之最。
同時,荀彧之子荀惲前來壽春,迎先父遺體歸葬鄉里。曹老大不顧戰事正急,親自日夜兼程壽春,執荀惲之手,言盡哀悼之意。
並且親自手書做祭文。
月餘後,荀彧之棺方回到故里安葬,大漢朝便透過了一次朝議。
以曹老大,為魏公矣。
時為建安十八年,春,正月。
喜歡曹魏臣子請大家收藏:()曹魏臣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