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平南將軍陳恆,在荊州吏民的送別下,啟程回己吾養病。
不過呢,一向都不鋪張的狡狐,此番卻是下令讓夏侯稱引五百騎兵一路護衛,大違禮制,堪稱囂張跋扈。
還強令沿路官吏提供食宿,大肆擾民,頗有蝗蟲過境的感覺。
頓時,彈劾的上表,如同雪片般在許昌朝廷裡洋洋灑灑。不僅是高幹、衛凱等常年攻訐陳恆的官吏,還不乏有曹老大的鐵桿,皆上書請求治狡狐跋扈之罪。
居中持重的荀彧,很不能理解狡狐的作法。但也依著慣例,將處置陳恆違制之事的決斷,讓人抄送了一份,送去了芍陂整頓水軍的曹老大定奪。
曹老大回復很快,不僅從了荀彧提議的罰俸一年和申令斥之,還加了一條:將陳恆平南將軍的官職前面,加了個“行”字。
變成了個試用的。
處罰不得不說,有些過重了。
讓許多有心人,又開始浮想聯翩。
比如狡狐被保留官職回去養病,是不是曹老大覺得將其一擼到底,會引起其他麾下的自疑,而採取了溫水煮青蛙呢?
不過呢,就當他們想再試試,加把勁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真的想得太多了。
以董昭為首的曹老大鐵桿,就著陳恆的違制,來歌頌曹老大的功德,請求天子下詔書封爵位公的事。
說什麼區區狡狐,不過尺寸之功就膽敢如此囂張,由此可見天下紛爭,導致各地督軍驕橫之心大起!為了漢室的安定,應該封曹老大為公,讓其威懾各地督軍。
還睜著眼說瞎話,說什麼曹老大這些年為大漢鞠躬盡瘁,忠心耿耿,堪比周公吐哺耳!理當爵位公,方能彰顯大漢的威嚴和為朝廷續命
好嘛,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了,狡狐不合常理的違制,不過是曹老大扔出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藉此為由頭,朝議封公之事。
但是呢,四百年的大漢積威,到底不是一句廢話。
朝中百官,對此抵禦者比比皆是。
最重要的,是荀彧當即表態,此事不可!旗幟鮮明的站到了大漢皇室劉氏一邊。也讓董昭等人,不得不偃旗息鼓。
荀彧的威望,實在是太重了。
他出身於四海知名的世家,立世又是德行高潔之人,已經讓世人傳誦不已。
經歷近二十載的居中持重,和曹老大一直盡付後方之事的信任,更是讓整個許昌朝廷,都不會違揹他的意願。
但凡他開了口的事,別人也不會再度反駁。
對此,剛剛回到了己吾陳家烏堡的陳恆,得到了訊息後,就忍不住搖頭嘆息。他知道,荀彧這番對大漢朝的忠貞,等於在曹老大心裡紮下了一根刺。
不拔不快的刺!
昔日的王佐之才,曹老大盛讚為“吾之子房”的肱骨,變成了不除不快的攔路石。
在野心的撩撥下,在對信念的堅持中。
終究,兩人還是背道而馳,讓二十載的君臣佳話,淪為後人嘆息的悲鳴。
秋八月。
曹老大率軍前往壽春,上表朝廷,讓荀彧持節到譙郡勞軍。
天子劉協無理由阻攔,許之,讓荀彧奉命而行。
才剛到了譙,就被曹老大先斬後奏強制徵調,上表朝廷,讓荀彧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往壽春。
秋九月。
荀彧到了壽春後,與曹老大密會一夜,爭執好久,不歡而散。
各自離去之時,曹老大一臉的憤怒與絕望,眼神中盡是冰冷。讓人不經意瞄一眼,都能產生遍體生寒的感覺。
而荀彧則是駐足,看著曹老大頭也不回的遠去背影,蹙起的眉『毛』之下,眼眸中的各種情緒在交織。
痛心、悲慼、絕望、怒意、不甘、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