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惲,字長倩,乃荀彧長子。
妻曹老大之女後來的安陽公主),少時便時常往來與曹府中。與曹植關係很不錯,但與夏侯尚不和。
所以呢,陳恆聞訊趕來潁川荀府,給荀彧弔喪的時候,就有了點尷尬。
本來嘛,他與夏侯尚算是姻親,已經不怎麼受人待見了。又讓自己的嫡子,和曹丕長子成了總角之交。等於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曹植的對立面,不尷尬才怪了。
是的,如今的曹植,和曹丕已經有了奪嫡的跡象。
在三年前,冀州銅雀臺落成,曹老大召集手下與諸子登臺為賦,曹植一揮而就,獨佔鰲頭。從此曹老大便對曹植另眼相看,寄予厚望,深喜之。
頗像當初,喜愛曹衝的跡象。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有心人靠攏曹植的舉動。雖然還不至於說,名正言順的替曹植搖旗吶喊,至少已經在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善意了。
不過呢,到底是名揚四海的世家出身,荀惲對陳恆還是算客氣的。給了陳恆難堪的人,是前來弔喪荀彧的朝中百官。
他們不少是心存漢室的人,在高幹與衛凱用話語擠兌下,便群起攻訐。藉著荀彧之死的可悲可嘆,含沙『射』影的,罵著陳恆也是曹老大的幫兇之一。
畢竟是他故意做出違制的姿態,引出董昭等人建議曹老大封魏公之事。
好嘛,說白了,就是他們不敢誹議曹老大,就拿著陳恆來出氣。
對此,狡狐的臉皮,堪比城牆,直接把他們當成了空氣。
真正讓陳恆有了憂慮的,是陳群。
這位荀彧的女婿,聽聞噩耗後就告假攜帶妻兒回來奔喪,在荀府上算是半個主人。也是他,代替了荀惲送陳恆出門。
足足送出來了三里地。
因為他與陳恆並肩而行,卻一路上目不斜視,自言自語的,說了好多的話。
說什麼外舅荀彧)之去,實是大漢之悲,更是潁川之殤。
說什麼陳恆給曹丕舉薦的王昶與蔣琬,實乃良才也,曹丕很重視。
說什麼如今在朝廷之上,說話能讓曹老大重視的潁川士人,也就鍾繇與荀攸了。
最後,終於側過了腦袋,給陳恆拱手作別,輕輕的說道:“子初,汝日後多保重。”
言畢,便轉身離去,利索無比。
也讓陳恆昂首長嘆不已。
他終究還是被捲入了這場權力風暴中,還淪為輸家,失去了好多利益。
荀彧是潁川士人的領袖,也是曹老大勢力最大的功臣,卻被曹老大活活給憂憤而亡故。所有的潁川士人,對此,都心有不安。
所以也決定拋棄之前的分歧,再度凝聚在一起,抱團取暖。相對的,潁川荀氏與陳氏,也將放棄與陳恆的仕途盟友,轉而傾向於鍾繇。
畢竟,現在能庇護所有潁川士人利益的,是鍾繇與荀攸。
而荀攸,與鍾繇是同期出仕的,兩人在董卓遷都長安的時候,就已經交情莫逆。自然不會為了陳恆,而放棄鍾繇這位老友。
陳群也不想左右為難,就提及了一點:汝陳子初,以後還是繼續當陳留士人吧!反正汝現在也能建立自己的勢力了。
是的,建立自己的勢力。
陳群提及曹丕很看重王昶與蔣琬,就是很隱晦的點明瞭這點。也是表達他潁川陳氏的未來立場:某不會再幫汝,但也不會害汝。
大家,各自安好。
如果利益相同之時,不違背立場之時,亦可以同流。
陳恆知道,為什麼陳群還特地保留了,與他為善的後路。
無非是未雨綢繆罷了!陳群很早就成了曹丕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曹丕的嫡子曹叡,與陳修是總角之交。
果然,權勢之路,倚仗不了外力。若想當長青樹,只有將自己的根系扎得很深,才能迎接各種狂風暴雨,始終傲立蒼穹。
有些蕭瑟的跨上了戰馬,陳恆狠狠夾了一下馬腹,風馳電掣而去。讓如同柳絮般飄揚的雪花,也迎面狠狠拍打而來。
一如在未來的日子,無人為他說話後,各種洶湧暗流的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