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身邊,揹著手拿著一卷
經書的小陳恆,用正經歷變聲期的嗓子,背誦著《尚書》。時不時的,陳太公也會打斷他,糾正一些錯誤或者問一些章句上的相關釋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父解『惑』,子勤學,場面很溫馨,卻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
進來主宅的人是典韋,在陳家當護院頭子七年的他,已經獲得不必通報的資格。只見他臉上有淡淡的悲慼之『色』,虎目卻含著煞氣,驅步來到陳太公面前便跪了下來。
“陳太公,某想辭去護院一職,還請您恕某忘恩負義。”他把腦袋的伏在了地上,聲音裡有些哽咽,有點愧疚。
“嗯?”
陳太公睜大了微眯著的眼睛,臉『色』詫異非常,一旁站著的小陳恆也很驚訝。這麼多年朝夕相處下來,兩父子都把典韋當成了沒有血緣關係的陳家人。
連剛滿七歲的小虎頭典滿,陳太公都特意安排了個先生教識字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能識文斷字可不是泥腿子能享受的專利。
而如今典韋二話不說就直接請罪,要放棄一切離去,說明已經有什麼事情發生。
陳太公渾濁的雙眼中閃過一絲明悟,“典大個,有事起來說。你護衛陳家這麼多年了,也不是外人了。”
而小陳恆直接走過來,伸手拉著典韋比他大腿都粗的胳膊,“典大個,你先起來吧。有什麼難處你說出來,說不定我們能幫上點忙。”
其實小陳恆已經猜到了典韋辭去護院的原因了,前一世的記憶並沒有淡忘多少。而站起身子的典韋,在敘說中也證明了他的猜測。
典韋有一位發小,姓劉,雖然同樣是泥腿子出身,卻是家境稍豐,溫飽無憂。
兩個人一起光屁股長大的日子裡,姓劉的小子沒少從家裡私下帶點口糧給典韋,一個窩頭頭,一塊麥餅等等。不是什麼好吃食,卻能救濟小夥伴越來越能吃的肚皮。
都說餓著肚子的時候,給口吃的就是天大的恩惠。當年依舊是小孩子典韋就學會了感恩,沒少用力氣幫劉小子出頭。
再後來,劉家裡發達了,有個堂叔當上了富貴人家的管事,便一封家書帶著劉小子去了睢陽。但沒有帶走兩個人情誼,劉小子每次回鄉裡的時候,都會給還沒當上陳家護院、熬著苦日子的典韋救濟一下。
可以算是患難時見到了真情,發達了也不忘老友的典範了。
典韋一直挺感激小夥伴的,甚至還想過以後小虎頭長大了,就去劉家提個親,結個通家之好,讓鄉里留一段佳話。
很可惜的是,意外比明天更早的來臨。
劉小子死了。被人誣衊為黃巾餘孽扔進了牢房,然後被收了錢的獄卒當晚就折磨死了。
官方說法是畏罪『自殺』,但他堂叔收屍的時候發現,渾身都是被毒打的痕跡,骨頭都斷了好多根。
因為他得罪的是睢陽豪強李永。理由是劉小子在小溪裡撿到了一塊戰國的美玉,被李永看到了,然後還不願意賣給李永。
李永當過官,還是地方豪族,所以劉小子就這樣沒了命。
典韋知道了小夥伴的死訊,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也覺得自己即將要做的事,對陳家名聲不利,就這樣產生辭掉護院頭子的念頭。
陳太公聽完典韋的理由,閉上了眼睛好久沒說話,半天才嘆了口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取義者也。典大個,你去吧。不用擔心家裡,小虎頭是己吾陳家的人!”
剎那間,三十好幾鬍子一大把的典韋眼淚縱橫。
他給陳太公拱手,深深的躬身,然後便背身大步流星而去。
小陳恆小跑追到了堂前門,扯著典韋的衣服,“典大個,還記得我們碰見老虎的那片樹林嗎?我讓人在裡面蓋個屋子,你完事了就住那邊吧!”
典韋的回答是拱了拱手。
兩個月後,典韋為友報仇、在睢陽鬧市殺人的事蹟傳到了陳留郡,也傳到了陳家烏堡裡。但樹林的小屋子,卻一直沒有人住。
不過被小陳恆派過去守屋子的私兵,卻有一天看到了一隻『插』在門上的小鐵戟。
“把屋子拆了,你們也回來吧。”
拿著小鐵戟端詳了半天的小陳恆,最終失落的冒出了一句話。
典韋,你有你的路。哪怕是被我這隻蝴蝶耽誤了七年的時光,你依然會是走上“古之惡來”的路。
務必保重,典大個!
喜歡曹魏臣子請大家收藏:()曹魏臣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