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
寧清遠注意到,街上的裝扮似乎比前幾天更隆重繁華了些,是有什麼節日要到了嗎?
京城的集市上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空氣中彌漫著糖炒栗子和桂花糕的香甜氣息。
許扶青興致勃勃地拉著寧清遠,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朝著集市中央的木偶戲臺走去。
“快點兒,木偶戲馬上就要開始了!”許扶青一邊走一邊催促。楊子衿緊跟在兩人身後。
三人擠到戲臺前,只見臺上已經擺好了佈景,幾個精緻的木偶靜靜地立在臺邊,等待表演開始。
“清遠?”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寧清遠側目看去,是宋陽,他穿著一襲青色長衫,衣袂隨風輕揚,宛如水墨畫中走出來的少年,清雅而脫俗。
“宋陽。”寧清遠正要往宋陽的方向走去,不料,被許扶青拉住衣袖。
“喲,宋公子也在呀。”許扶青似笑非笑。
宋陽微微頷首,看向寧清遠:“清遠,你怎麼和許扶青在一起?”
寧清遠剛要答話,被一隻手攬住肩膀,許扶青親暱地湊過來,笑著說:“怎麼,他和我在一起,還需要經過你的首肯嗎?”
寧清遠把這人搭在自己肩上的手掰下來,往宋陽那邊挪了挪,“我和許公子只是偶遇,木偶戲快開始了吧?”
宋陽輕笑:“嗯。”
不一會兒,鑼鼓聲響起,木偶戲正式開演。臺上的佈景是一處山林,一個身穿青衣的木偶緩緩登場,手中拿著一把摺扇,口中唱著悠揚的曲調。
緊接著,一個紅衣木偶跳了出來,兩人一唱一和,講述著一個關於俠客與美人的故事。
許扶青時不時低聲向寧清遠和楊子衿解釋劇情:“這青衣的是個俠客,紅衣的是個女賊,兩人不打不相識,最後成了知己。”
寧清遠:……最討厭劇透的人。
演到劇情高潮處,青衣俠客與紅衣女賊聯手對抗一群山賊,木偶的動作靈活逼真,打鬥場面精彩紛呈,臺下的觀眾紛紛鼓掌喝彩。
許扶青看得興起,轉頭對寧清遠說道:“寧世子,你覺得這木偶戲如何?”
寧清遠微微一笑,答道:“果然名不虛傳。”
許扶青得意地笑道:“那是自然,這木偶戲可是京城的絕活,每逢佳節必有大戲上演。你要是喜歡,以後咱們可以常來看。”
佳節……說起來,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秋天的節日那不就是——
宋陽像是知曉他心中所想,提醒道:“清遠,快到十五了。”
中秋節。
寧清遠這才反應過來,街上的燈籠、喜慶的裝扮,都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
在北疆,每到這一天,王府裡裡外外都會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寧清遠記得,母妃總會親手製作月餅,餡料是北疆特産的核桃和蜂蜜,香甜可口。他和妹妹圍在母妃身邊,一邊幫忙,一邊偷吃餡料,母妃總是笑著嗔怪他們:“你們兩個小饞貓,再偷吃,月餅可就不夠分了!”
北疆的夜空格外清澈,月亮又大又圓,彷彿觸手可及。
一家人坐在院子裡,父王會給他們講一些古老的故事,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有烤羊肉、手抓飯、還有母妃親手做的月餅。
飯後,父王會帶著他們去放孔明燈。寧清遠和妹妹在燈上寫下自己的願望,看著孔明燈緩緩升上天空,將他們的心願帶到月亮上。
每一年,寧清遠的心願都是家人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許扶青察覺到寧清遠的沉默,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寧世子,發什麼呆呢?是不是被這集市的熱鬧迷住了?”
寧清遠回過神來,勉強笑了笑:“京城的節日氣氛,果然與北疆不同。”
宋陽看著寧清遠,目光中帶著一絲關切,輕聲問道:“清遠,可是想家了?”
寧清遠點點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是啊,往年中秋,都是和家人一起過的。今年第一次離開他們,心中難免有些思念。”
許扶青還想邀請寧清遠一起去看焰火表演,不過寧清遠並無興致,婉拒了他。許扶青也不勉強,自己一個人看焰火秀去了。
寧清遠讓楊子衿和宋陽先走,他想自己一個人逛一會兒。楊子衿不放心他,但也無可奈何,他知道,寧清遠心情不好的時候,只想自己一個人待著。
告別了同窗和好友,寧清遠獨自漫步在街上,陽光灑在路上,暖洋洋的,卻未能驅散他心中的寂寥。
街邊的店鋪早已掛起了紅燈籠,攤販們也漸漸擺出了月餅和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