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傳來陣陣笑語,孩童們手持花燈,追逐嬉戲。寧清遠的目光望向遠處,心中泛起一絲酸澀。
他想起了遠方的家鄉,想起了父母慈祥的面容,想起了兒時與家人共度的中秋。北疆的陽光,比京城的更刺眼、更熱烈。
他走到一座小橋上,停下腳步,倚靠在石欄上。橋下的河水靜靜流淌,倒映著天空的雲影,波光粼粼,宛如碎銀灑落。
遠處傳來焰火釋放的聲響,雖然還未到中秋,但節日的氛圍已經彌漫在空氣中。真到了那天,只會比現在更熱鬧。
秋風拂過,帶來涼意。寧清遠緊了緊衣襟,繼續向前走去。
人群散去,只剩下零星的路人和偶爾傳來的犬吠聲。寧清遠也不知道自己走去了哪裡,只是本能地想遠離熱鬧和喧囂。
他走到一棵老槐樹下,樹影婆娑,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寧清遠靠在樹幹上,閉上眼睛,任由思緒飄散。
他想起,很久很久以前,上一世,最後那場宴會,他也是倚靠在這樣一棵樹上。
那時候,還有遲燁過來找他。不過現在,應該不會有人來打擾他了。
不知過了多久,寧清遠緩緩睜開眼睛,抬頭望向那輪白日,陽光依舊明亮。
“清遠。”青衣少年不知何時站在了他的面前。
“宋陽,你怎麼……?”跟蹤我?
宋陽走近,“我很擔心你,你看上去似乎不太好,清遠。”
寧清遠扯出一個笑容:“沒有啦。”
他確實不太好,而且他“不太好”的時候,並不希望有人在身邊。這種時候,楊子衿總會識趣地離開,等他自己調整好。
不過顯然,宋陽並不會。
“我只是想一個人走走,沒什麼事。”寧清遠低聲說道,目光避開宋陽的注視。
宋陽點了點頭,並不在意他的冷淡,依舊溫和地說道:“我知道你心情不好,但一個人待著未必是好事。不如我陪你走走,聊聊天?”
寧清遠並不說話,代表無聲的拒絕。
“走吧,該吃飯了。”但宋陽彷彿真的不懂,朝他伸出手。
“嗯。”寧清遠沒有牽他的手,宋陽也沒有計較,兩人並肩走著。
其實寧清遠一直很想要一個像宋陽一樣的朋友,成熟、沉穩、體貼,像個哥哥一樣,光是和他站在一起,就有種安心的感覺。他會思慮周到,顧及他的感受,給予他溫柔的指導和陪伴。
不過現在,寧清遠總算發現了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這樣的人似乎有些“專制”。當然也沒有“專制”那麼嚴重,但宋陽確實是他們關系的主導者。
之前因為二皇子,宋陽疏遠了他,單方面的,寧清遠也理解;而現在,寧清遠需要自己的獨處時間,宋陽卻硬闖進來,也是單方面的,這讓寧清遠有些不開心。
還是楊子衿好,寧清遠心想,子衿就從來不會這樣。
兩人走進一家酒樓,店小二熱情地迎了上來,兩個少年到靠窗的位置坐下——寧清遠一向喜歡這個位置。推開窗,窗外的陽光透過雕花的木窗灑進來,落在桌面上,映出斑駁的光影。
寧清遠坐在窗邊,目光有些遊離地望著窗外,似乎對周圍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
宋陽坐在他對面,目光平靜地注視著他。他看出了寧清遠的興致缺缺,心中微微一嘆,卻沒有再開口。他也清楚,此刻的寧清遠需要的是安靜,而不是過多的言語。
於是,他默默地拿起茶壺,為寧清遠倒了一杯熱茶,輕輕推到他面前。
寧清遠回過神來,低頭看了一眼面前的茶杯,熱氣嫋嫋升起,帶著淡淡的茶香。他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帶來一絲暖意。
店小二端來了幾樣小菜,擺放在桌上。宋陽拿起筷子,夾了一塊清蒸魚放到寧清遠的碗裡,輕聲道:“嘗嘗這個,味道不錯。”
寧清遠點了點頭,夾起魚肉放入口中,鮮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但他吃得有些心不在焉,食不甘味。
宋陽見狀,沒有再勸,只是默默地吃著飯。
飯桌上安靜得有些沉悶,只有碗筷碰撞的輕微聲響。寧清遠吃得不多,很快就放下了筷子。
宋陽問:“清遠,吃飽了嗎?”
寧清遠低聲道:“嗯,差不多了。”
宋陽放下筷子,招手叫來店小二結了賬。
兩人起身離開酒樓,走在街道上,誰也沒有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