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1章 選擇
這裡沒有任何能判斷位置標誌性的東西,許譜君不怕她動腦子。
牆壁上出現一個普通衣物的年輕健碩男子,這個人方臉劍眉,無論是眼中堅毅的目光還胸臂間緊繃的肌肉都透出一種十足的力量感。
何恩婧看著這張陡然出現的照片,想說什麼可又痛苦地嚥了回去,雙眼潮濕。
“這張照片,是他在蒐集證據中被人拍的,後來這張照片出現在了曲平南提交的報告裡。”
許譜君按下遙控器,牆上又閃出另一張照片。這是一封舊報告,上面有曲平南的親筆簽名。他不直接說這張照片是由曲平南拍攝,而是給了隱晦的遐想,又繼以曲平南得到了這張照片。但不論是曲平南拍攝,還是曲平南只是獲取者,總之何躍晨的遇害的前提條件都和他脫不了幹系。
當時粟海東還在位,有了這張照片,他本可以把張元水趕下臺,結果反被張元水搶佔先機扭轉了事實。
哥哥是個小人物,是在洶湧的歷史之河中一個過河卒子,是那些一將功成背後的萬古枯。不管十年前的他有沒有在一個無名無姓的狀態下被留下這張照片,都並不會改變大敘事的程序,也不會改變他個人的生命。但是,這張照片就是那個“隨機性”,是那個大命運中的小機關。
她曾經在偶然中失去了和哥哥說再見的機會,但是數十年之後,又在另一個莫名其妙的心血來潮之中,被許多瑣碎的偶然領到了十年前的哥哥面前,跟他重新相逢。
這張照片藏在時間的牆角許久許久,像灰塵一樣,最後飄落在何恩婧的眼裡。它為兄妹血緣中原本帶有一點點悲傷氣息的命運,下了一個決定性的定義。
“他不是去查車禍案家屬?怎麼又去查成書亮和張元水的事?”
“不幹不淨的關聯往往是案子與案子之間可以滲透的縫隙。”
“你跟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你和張元水並不是一條心?”
“我現在在你心裡肯定沒安好心,但我從不濫殺無辜。”
“那些暗網中被交易的孩子們,這還不算濫殺無辜?”
“不管你信不信,我都要說,我沒有參與過。”
“那你為什麼要加入ko?”
“總有一天你會知道的。”許譜君看向她:“你安靜待著,別惹怒張元水,否則我不保證在他眼裡你的命有什麼價值。”
“張茜呢?”
許譜君皺眉:“這可不關我們的事……”
此前許譜君對於何恩婧的提問都是如實回答。這正是從心理學慣用的伎倆,要想讓對方相信一句謊言,就必須用十句真話作為鋪墊。而那些真話也並不影響任何部署。
當何恩婧懷著憤恨的心態追問何躍晨當年事件經過的時候,不會意識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對方設定的步調中。
根據事先的安排,說完真話,從此刻開始就得有目的地向何恩婧提供虛假的資訊。
在晏城這麼多年的經歷使曲應騫對這個城市的大街小道都已瞭如指掌。雖然正值車流量較大的時刻,但他開著車左右穿梭,總能尋找到車流較少的暢通路線。當他終於抵達老西南的時候,甚至比預計的時間還快了一些。
平常查案有兩種辦法,一是查周邊的人,若是實在沒有頭緒,就用第二種辦法,就案解案。現場過去這麼多年,早已找不到任何線索,就只能從外圍找一找痕跡,一旦找到,總能查出些內情。
所謂痕跡,有時能看得到,有時卻被兇手刻意遮掩。眼下看,這案子的痕跡被遮掩住,很難看出來,不過,痕跡雖然看不到,用來遮掩痕跡的東西卻在眼前。高明的遮掩,是讓人覺得這裡只有意外,看到意外,絲毫不會起疑,反倒覺得自然而然,合情合理,有時甚至都不會去留意。
這就是犯罪中的障眼法。曲應騫想明白了這案子不應該按常規來查,不該找那些疑點,該找那些看起來根本不是疑點的地方。
車禍案雖然沒有暴露真正的目的,但讓曲應騫想到了一處很自然,但又匪夷所思的地方——陳燦雯。
鄒司禮將當年陳燦雯被綁架的經過告訴他以後,他就讓小張順著網路痕跡去查詢當年k舉辦的那場公益活動,找到了一張大合照,看到了許多熟面孔。其中成書亮、粟海東、張元水,日行一善基金會的負責人梁德,婷婷計劃的發起者秦振等人都在其中。
那山莊是迴廊四合的構造,人人都很容易得手。有很多保安站在房前守著,看上去顯得很妥帖,實則也大大地暴露了那個房間的不對勁。假設當初何泰嘯和曲平南真的在裡面,就算能甩脫保安成功進去,要對付的也是兩個人……所以從一開始,進去裡面翻找東西的人就知道裡面藏著陳燦雯,或者是,是親眼看著她進去的。
那就只有那天在活動現場的人,先讓陳燦雯去試探,再製造出意外。不顧一切也要進入那個房間,究竟在找什麼重要的東西?陳燦雯並沒有看到臉,為何還多此一舉地將陳燦雯綁走?綁走以後又沒有殺掉她,反而是放她一條生路。
這更像是把陳燦雯藏起來。
的確有些怪,像是在自找麻煩。
這個嫌疑人,不一定是兇犯,但和案件都有一定的關聯。這世上沒有孤立之事,每件事都由眾多小事因果關聯而成,所以,這整件事得通體來看,有些疑點和證據說不準就藏在誰身上,只是目前還未留意和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