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左翼的崩潰,右翼也搖搖欲墜,突厥右王德布拉比見勢不妙,便偷偷與夏軍議和,並於十一月十九日這天率部脫離戰場。
左王戰死、右王臨陣脫逃,承受重大打擊的阿米斯科終於下令撤退,只可惜撤退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了。
夏軍兵分三路追擊著阿米斯科,另外德布拉比也率部追殺著他,最後走投無路的阿米斯科在距離武關不遠處接星崖自殺身亡了。
在阿米斯科死後不久,德布拉比即宣佈由他接掌突厥前線兵權,並向夏朝提出了和談。但是,夏軍前線的幾位武將都認為突厥和談毫無誠意,因為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又會撕毀和議,赫連、軒轅、北冥三位家主都認為,應該趁現在,突厥的國力和軍力都被削弱到最低點時,一舉將其消滅。
然而宰相荀若文卻認為:“我朝素來為禮儀之邦,凡事以和為貴。既然突厥有誠意和談,那和他們談談又有何妨?況且,突厥說到底也是人族,而我們真正的敵人卻在西面,此時若與突厥結下難解難分的死仇,於我朝無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赫連煒最先拍案而起:“什麼禮儀?突厥人在我們的土地上燒殺劫掠,什麼時候跟我們講過禮儀?文憲和議才過了多長時間!宰相大人,您真的以為一張紙能管多長時間的和平?”
而軒轅競星則道:“宰相之言真乃腐儒之見!突厥人狼子野心,覬覦我朝領土已久,這世人皆知。今次若無全軍將士們浴血奮戰,宰相大人還能坐在這裡跟我們爭論這種事麼?”
北冥一鴻接著道:“赫連、軒轅兩位家主說得沒錯,對待突厥人,我們不能再手軟了。要不然,那些死去的將士們、百姓們,我們要如何向他們交代?”
夏軍將帥之間就這個問題爭執不下,作為主帥的破虜大將軍鄒寒意只能將此事上報夏皇,由夏皇來定奪。
這一代的夏皇夏定宗是夏朝歷史上有名的庸弱之主,後世史學家皆認為,夏朝能打贏這一仗,幾乎全賴前線將士作戰得利,夏朝軍民團結一致對外的結果。
當赫連煒等人知道鄒寒意要讓夏定宗來定奪此事時,便知道北伐無望了。
果不其然,夏定宗得知突厥提出和談,大喜過望,連忙令宰相荀若文主持和談事宜,而因為夏定宗年號戍平,所以此次和議被稱為“戍平和議”。
德布拉比在回到突厥王庭後不久即發動政變,奪取了汗位。多缽羅英雄一世,卻沒想到自己的血脈會三世而絕。
“赫連煒、軒轅競星、北冥一鴻,若能與這三位生在同一個時代,對我們來說定是件幸事。”秦逸發出這聲由衷的感嘆。
“可惜啊,”薛起長嘆一聲,道:“他們卻生在一個錯誤的年代。將有北伐之心,國有北伐之力,可皇帝卻沒有這樣的膽色,惜哉,惜哉!”說完,他也有點神情蕭索的給自己倒了杯酒,一飲而盡。
“呵,的確是可惜了,”不知為什麼,雷梟的雙眼中莫名的燃起戰意:“可他們三人雖然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那現在的我們不也是一樣麼?”看到另外兩人疑惑的目光,雷梟解釋道:“他們三人因力挽狂瀾而青史留名,卻是因情勢所致,因為那時敵強我弱,後又壯志未酬。可現在呢,則是反過來,是我強而敵弱,不需要我們攻伐,突厥已是一蹶不振。這樣的我們,豈非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聽了雷梟一番話,二人都無語點頭。
而在第二次夏突戰爭結束數十年後,夏朝數代人的願望,北伐突厥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本章完)
喜歡皇朝風雲之弘雲錄請大家收藏:()皇朝風雲之弘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