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59章 諸神之戰(十二)

第159章 諸神之戰(十二)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164章諸神之戰(十二)

“少主所言極是。孔聖人在《論語.季氏》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孟子在《孟子.離婁上》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君主如果危害到社稷,危害到國家的利益,就應該將他罷免、撤換!就像祭祀土地神和穀神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祭祀的物品沒有欠缺,祭祀的時間也沒有耽誤,卻仍然發生乾旱水澇等自然災害,就說明這個土地神或穀神不靈了。那就應當砸了它們的廟,毀了它們的神像和靈位,重新改造、撤換。”

“其次,君的真正含義除了是天子、國君外,還可指聖賢和君子。《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裡的君子,多是指順應天地、道法自然的聖主君王。堪稱君的也只能是孔子、周公、文王、武王這些古代聖賢。故此,必須敬天地,尊先祖而隆君師。”

“孝親是百善之首。進入人倫者謂之親,親就是血親先祖,亦泛指父母夫妻、兄弟姐妹、兒女子孫。人皆根源於祖先和父母,又澤被兒女和子孫;然後有親戚朋友、鄉鄰同僚。儒家倡導孝悌仁義,對長輩要尊重孝順、對同輩要仁愛友好,對朋友要寬容仗義,對晚輩要提攜愛護,對夫妻要尊重禮遇。講究論誼之道、交友之道,譬如刎頸之交,舉案齊眉;,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透過親情來和睦九族、鄉土地緣,從而生前鄉里敬重,歿後鄉里讚歎。此乃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孔夫子便認為,當仁不讓於師。真正的名師是明白之師,有明師引領是德福之緣。師由聖賢來代表,沒有聖賢教化,不能成人。師乃道統之代表,君權必須受以道抗勢師之制約。師不僅僅傳技法授知識,更多的是道德的榜樣標杆,人生的精神導師。師可以是私塾先生,師亦是堯舜禹湯文武式的先古聖賢。惟有尊師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師應以德性感染人,以人格力量教化人。學生們才能在師仁愛之光的引導下成為人才,有所成就。如果師誤人子弟,則罪莫大焉。師與權力系統若即若離,能夠自由講學,自由議政,以道抗勢,誘勢入道。許多大師是君主的朋友,成為官府之外的守道先生。”林離一氣呵成,把儒家的天地君親師的理念講得清清楚楚。

劉禪知道,天地君親師與過年習俗相關,發端於左丘明的《國語》,形成於《荀子》。古代,新年叫元旦也叫正月。《周易》中正月的訊息卦是泰卦,叫做“三陽開泰”,象徵天地交泰、冬去春來,美好吉祥的日子即將開始,每個中國人都要熱鬧的過年。據說,過年的習俗來源公元前兩千多年的舜,舜在正月初一帶領百姓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此下兩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掛口頭。天、地、人三者的關係,中國人稱之為“三才之學”,只不過其中的“人”被細化成了“君”、“親”、“師”三個層次而已。荀子曰,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天地君親師”既有“道”又有“德”,構成了自然與人文的和美世界。其在中國文化、中國人生中之意義價值之重大,自可想象。

楊松補充道:“順帝時就流行的《太平經》,是道教的一部重要經典,極力宣揚‘天地君父師’,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可以說,《太平經》是‘天地君親師’信仰的起源。《道德經》也有‘天地君親師’的位置。天、地和日月星辰萬物之母。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之本,本於陰陽。陰陽和合,萬物生焉。所以,感恩天地和日月,這是我們人類就會獲得最大的動力源。正如教主太上老君老子曰,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是偉大的,地是偉大的,人也是偉大的。宇宙中有四個偉大,而人也佔居其中之一。”

“道教所信奉的‘師’,不僅單指傳道授業,還指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的祖師爺。搭棚業以有巢氏為祖師,扎彩業以吳道子為祖師,冶金業供奉老君、窯神、羅煊,燒炭業供奉陳老相公,鑄劍業以歐冶子為祖師,玉器業供奉白衣觀音,景泰藍業供奉大禹,筆業供奉蒙恬,墨業供奉呂洞賓,紙業供奉蔡倫,紙店書坊供奉文昌帝君,木瓦石匠業以魯班為祖師……不一而足,紛繁複雜。”楊松又道。

“距之先生、楊先生說得十分精彩。”劉禪十分滿意頻頻點頭,對支謙、康茂笑道:“兩位大師,你們家族入大漢帝國不久,對中華文明之底蘊領略不深,天、地、君、親、師為大漢文化之精粹,百年之家風。我們帝國上下,每家每戶在宗室、家廟、祠堂或堂屋中都樹立‘天地君親師’牌位,這是我們傳統文化顯著特徵的體現。逢年過節第一件事就是,在牌位面前焚香頂禮三拜。這是我先輩祖宗的苦心孤詣之作,透過這一簡單的方式傳承中華文化之精義。除了香火和祠堂之外,正如司馬遷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同時,透過修家譜、祭祖先等方式,也可以把生死兩隔的已故祖先和後代子孫聯結起來。以寄託對天地的感恩之情,對君師的尊重之情,對先祖的懷念之情,體現敬天法地、忠君愛國、孝親順長、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故而,我們的傳統文化、精氣神和文明才得以代代傳承,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綿延流長。”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國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