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58章 諸神之戰(十一)

第158章 諸神之戰(十一)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163章諸神之戰(十一)

“儒家認為,君權神授,授命於天,神聖不可侵犯。如周王授命於天,稱為周天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尚書·召誥》曰,有夏受天。我們教化人民首先遵守‘三綱五常’。先秦之時,至聖先師孔夫子最早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信之學說。亞聖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道德規範。他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

“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集先賢之大成,提出‘三綱五常’之說,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他認為三綱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五常也可以理解成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以及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用忠、孝、悌、忍、善為五倫關係準則。”

“但是儒家除了堅定不移維護君主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外,也堅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思想。也就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國家社稷是為民眾建立的,君的位置是為國家社稷而設立的。

“說得太好了!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儒家的這個觀點,本公子是深深認可的。”劉禪激動得拍案叫好,離座朗聲道:“古之聖君先賢,無外乎三皇之伏羲、女媧、神農炎帝;五帝之黃帝、顓頊、帝嚳,以及堯、舜、禹、湯等。這些君主都是人民推舉而出的賢明君主,他們沒有私心雜念,一心為民,選賢用能,天下為公,得到了天下老百姓的衷心擁戴。民眾有力量抬舉出一個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為天下民眾設的,誰來做君完全應當由天下民眾決定。故而這些明君能以禪讓方式傳承帝位。”

民為貴,是說人民的地位與權力,是至高無上,不可動搖的。一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來說,都是來自人民、治於人民、為了人民。

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穀神,山川大地,五穀物產,乃是養育人民,建立國家的物質基礎,當然十分重要。後來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所以也可以說“社稷”就是國家。作為一個國家,當然要有制度,要有憲法。但制度也好、憲法也好,終究還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於人民。

君為輕,是說相對於民與社稷來說,君的地位並不那麼重要。君的地位與權力是民賦予的,沒有民就沒有君,君怎麼可以與民相提並論呢?社稷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國家可以既沒有山川大地,又沒有五穀物產,也沒有憲法制度。一個國家死掉個把國君,仍然不失為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社稷,國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國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並論。

劉禪繼續道:“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要說真有什麼天子,那麼民眾才是真正的天子。因為天的聰明,是透過民的聰明來表現的。天的視聽,是藉助民的視聽來實現的。民眾的意願,天總是順從的。可見民眾老百姓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驕子。至於所謂君,則是民眾抬舉出來的,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無論這個君叫做皇帝,叫做國王,叫做主君,叫做皇上,還是其他什麼的,都概莫能外。得到廣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資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諸侯;得到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見一切政治權力,從根源上來說,都是來自於民眾。孟夫子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是為了防止某些‘君’假借國家的名義,侵害民眾的權力和利益。為君者應當認真聽取民眾的意見,坦誠接受民眾的監督,關心民生疾苦,與民同樂。國運才能長治久安”

劉禪借題發揮叛道離經的一番話聽得眾人目瞪口呆。這些觀點他們都從所未有聽過,可以說是聞未所聞。劉禪來自後世,見多識廣,深受現代文明的薰陶,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集中制思想深入骨髓,故而說出這些話十分正常。

“鬥兒,不要出言不遜。就算天子垂拱而治,也是上天紫微星下凡,切不可胡言亂語,以免異言惑眾,人心亂矣。”龐統出言制止道。

“師傅無妨,我只是深有感觸,有感而發。孔聖人、孟亞聖都認為君為輕,民為貴,社稷次之,我只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其實君主們也深深知道這些道理,然而他們私心雜念過重,想讓一家一姓永遠統治下去,幻想萬年一系,這是非常錯誤的。比如嬴政號稱始皇帝,傳到胡亥執政,二世而亡。故而,無論誰當皇帝,如果不能像古代三皇五帝那樣,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和平、安定、富足、幸福的生活,即使強行傳給子孫,也不能長長久久。從周以來,無有享國超過300年之強大中央政權,蓋家天下傳給子子孫孫之弊端也。”劉禪振振有詞反駁道。

“君不見,周王朝立國後,周武王滅商朝起至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殺為止,共經歷11代12王,大約歷經275年。西周覆滅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定都洛邑史稱東周。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小國。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是為春秋時代。三家分晉,各諸侯相互征伐,後半期是為戰國時代。雖然東周王室存在達500年之久,實際上是名存實亡。秦朝二世而亡。前漢帝國自高祖劉邦建立以來,包括王莽的新朝,歷經14代223年。光武帝建立後漢帝國傳8世共14帝,曹操、曹丕父子對帝位社稷虎視眈眈,隨時篡權奪位,估計享國不到200年。”劉禪也不忌諱,繼續慷慨激昂道。

“少主的觀點驚世駭俗,離遠遠不如。”林離站起躬身,心悅誠服拱手為禮讚道。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