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60章 諸神之戰(十三)

第160章 諸神之戰(十三)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165章諸神之戰(十三)

“兩位大師和公子說得精彩絕倫,我們十分認同。”支謙、康茂行禮道。

劉禪又道:“其實,我覺得最好天、地、君、親、師的君,改為國。因為君只是暫時的,也是經常可以變更的。而國家才是亙古不變的,是天下蒼生安居樂業的福祉,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園。沒有家,哪有國。國、親、師三種人間力量,則象徵著愛國、宗親、尊賢三種道德精神。《國語晉語》雲: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則致死焉。意思是說,國家、父母和老師,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恩德,報答此恩即使付出生命也當在所不辭。所以,天地國親師是中華文明最顯著的特徵。”

康茂右拳撫胸道:“我教教義的核心,是說在世界的一開始,就有光明和黑暗兩個王國並存著,光明佔據北、東、西三方,黑暗佔據南方。在光明王國裡,光明、善美、和平、秩序、潔淨。光明王國的統治者,波斯稱為察宛意為永恆),東土稱為明父、大明尊。黑暗王國到處充滿煙火、悶氣、颶風、汙泥、毒水,由黑暗魔王統治,住著五類魔,整天沉溺在情慾、爭吵之中。光明與黑暗數次大戰,黑暗魔王讓惡魔生下了人類的祖先。因為人類是黑暗之魔的子孫,大明尊便派遣光明使者,用光明分子來拯救人類的靈魂。”

“世界的一切現象歸根到底都是善與惡,善為光明,惡為黑暗,缺乏良善的就是罪惡;正如黑暗是因為缺乏光明。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而光明必會戰勝黑暗,人類若依宗教之真理與神之志向,終必走向光明、極樂之世界;而無始以來明暗相交,惡魔恆於暗界,紛擾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惡混淆,故人當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故而,我教因之又有明教之稱。摩尼教之神具有愛、信、誠、敬、智、順、識、覺、秘、察等十德。信徒之修養功夫以禁慾守默為主,素食、齋戒、祈禱一天四次)為日常功課。”

支謙合掌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誰人能有這樣的境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劉禪聽了也不由自主的合掌,這是他在後世耳熟能詳的一句常聽到的佛家關於宇宙的禪言,極有深意。

簡單的一句話,就點出了宇宙間的奧秘,這是禪宗的境界.佛學說的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學上的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拿起一朵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只有他悟出道來了。宇宙間的奧秘,不過在一朵尋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尋常事物中。莊子還說,道在矢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還有哪裡不可以有道呢?無處不有道。世界在哪裡,就在那一枝一葉上。佛教理論不僅博大精深,與現代科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愛因斯坦曾有評價佛教的名言:“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宗教不但不與科學相違,而且每一次的科學新發現都能夠驗證她的觀點,這就是佛教。”“未來的宗教是一種宇宙宗教。它將是一種超越人格化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兩個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建立在由對事物的——無論是精神,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學這種直覺的智慧,是一切真正的科學動力。世界上如果有什麼真正的宗教的話,那就是佛教。”

劉禪聽到妙處,不由心花怒放,笑道:“願聞其詳!”

支謙望見劉禪態度大變,心中無限歡喜,合掌繼續道:“阿彌陀佛。施主且聽。一花一世界,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由三千大千世界組成,由一千個大世界組成,每個大世界由一千個中世界組成,每個中世界又由一千個小世界組成,這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總計有10億個小世界。每個小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太陽與月亮都在須彌山旋轉。分為閻浮提南贍部州、北俱盧州、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四大部州分別分佈在須彌山的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四大部州相對須彌山的位置是固定的,在須彌山的基部,四大部州太陽和月亮在須彌山的腰部,圍繞著須彌山旋轉。”

劉禪在後世時,對佛教教義頗有研究,知道支謙所說的娑婆世界就是銀河系,小世界就是太陽系,南贍部州就是地球。如果太陽和月亮繞須彌山做圓形運動,它們相對於地球的運動軌跡自然就是橢圓的。佛教認為一粒沙可見三千大世界,現在科學叫做宇宙全息論;佛教認為人可以修出百千萬化身,科技現在可以有初級的所謂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學對物的最基本組成物質的認識,曾經認為它是原子,後來又認為是粒子,再後來又認為是質子等等,事實上等於是說現在最前端的認識也是不徹底的,而佛教早在兩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無量光年前就認為萬物無自性、無本質!一個字——空,說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學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敢問大師,這南贍部州可就是在我們的腳下?”劉禪問道,不待支謙回答,又合掌嘆道:“聽了支謙大師一席話,本公子彷彿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貴教教義真是精妙無雙,令人歎服不已。”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