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風雲再起 > 第157章 諸神之戰(十)

第157章 諸神之戰(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我在北宋吃軟飯 世子橫行天下 大秦:開局忽悠嬴政造反 最高潛伏 新刺客列傳 瘋宋 三國之劉備崛起 大唐逍遙小神醫 冒牌韓信 我大梁太子,絕不登基 水滸之亂世風雲 大秦:開局覆滅十萬匈奴 最強特戰教官 喜羊羊與灰太狼黎明 史上:最強二世祖 我在古代的種田大空間 帶著系統修歷史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162章諸神之戰(十)

此題一出,滿堂皆驚。

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看似簡單,其實博大精深,要把其中蘊含的精華之處論證闡述出來,純屬不易。

這五個字可謂濃縮了中華文明之精華,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帝國以後,漢武帝劉徹“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就一派坐大,牢牢佔據了思想文化的主流。“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

由是,作為儒家代表的儒學大師林離自然是喜形於色,躊躇滿志,一副勝券在握的神情。

天師道教代表楊松兼通儒、道,見此命題也是喜不勝自,怡然自得。

進入中土不久的外蕃胡僧支謙和康茂,卻全然不懼,眉頭微蹙後神情自若。

四人表情劉禪盡收眼底,想到世界文明豐富多彩,形態各異,心中不禁釋然。

劉禪掃視四人,滿臉微笑,起身深施一禮,朗聲道:“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天道迴圈,今日四教齊聚,共襄盛舉,坐而論道,諸神論戰,本公子靜侯四位大師雄論佳音。希望諸位大師施展平生所學,知無不言,言而不盡,一吐胸中快壘。”

“謹遵公子鈞命!”四人回禮。

劉禪又道:“此次規則,每題滿分為十分,由我們四位裁判根據情況分別打分,以得分多少定勝負。各位可有異議?”

“無任何異議!”四位代表異口同聲道。在他們看來,到了這個境界,輸贏沒任何意義,能弘揚教法和教義,普度眾生,爭取更多的人信仰本教,壯大發揚光大本教才是根本目標。

天師道教代表楊松離座起身,先聲奪人道:“靈帝之時,道教之東分支太平道編撰之《太平經》首次出現‘天地君親師’之連續用語。道教之西分支天師道尊奉老子為教主,以其著作《道德經》為教經和教義。人法道,道法天,天人合一,人亦天,天亦人。道教以天為尊,我教教導世人法天、敬地、愛人,遵循自然規律的變幻,陰陽並存,相輔相成。”

“以天為尊,所謂九重天,天乃至高之神,天降霖,才有五穀豐登,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類勞作迴圈。天不僅是至高無上的神,更是俯瞰主宰著大自然的一切。天在上地在下,所謂乾坤,以地配天,陰陽相和,遂有萬物之祥,遂有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天地之配,天地之合,化育萬物,因此古人祭祀天地是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含義,因為人定勝不了天,人只能順應自然!”

“天地即乾坤,天為陽,地為陰,天似父,地似母。我教信眾供奉土地神,這就是人們對大地的敬仰和感念。因為土地神能夠保四方之安寧,避禍就吉,人們對土地神擺果盛肉,許香奠酒,不僅表達的是對大地母親的無限敬仰,更是有祈福求財,永保平安的寓意。”

“君即是天子,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王者父天母地,顧名思義,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載謂之天子,上法斗極。《尚書》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天子受命於天,上天把天子賜給下界,由天子去行使天命,代表上天統領萬民,賜福恩澤。除了天地,君王就是至高無上的一切主宰,正所謂天子應運而生,必有神裙。《春秋緯》有言,三皇五帝,三代聖王都是感天動而生。我教因此供奉祭祀天子,亦有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意。”

“但是,道家和我教是一種關注生命的學說,認為生命高於道德,生命高於財富,生命高於權位。祖師爺太上老君老子說過,名聲與生命哪一個離人更切近?財富與生命哪一個對人更貴重?獲得與喪失哪一個令人更憂心?過分追求一定會造成極大耗費,過多貯藏一定會帶來嚴重損害。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招致屈辱,知道停止就不會導致危亡,只有這樣才能夠長久保全自己的生命。我教認為生命至上,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與天子比起來,天下蒼生的生命更加可貴。如果天子以蒼生為念,我教就全力支援;如果天子無道暴虐,反就要換天改地,換上真正為老百姓謀幸福的天子。”

“親,人之至親,是為父母。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易經》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化生萬物,乃一切眾生之父母,人乃天地所生。”

“師者,半個父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教尊師重教,對欺師滅祖叛教之徒,從來都是要嚴懲不貸的。”

楊松洋洋灑灑,滔滔不絕,一口氣把道教精髓講得淋漓盡致。

對此,劉禪點頭讚許。自古以來,國人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亦是人的一部分。在古代,天人關係的概念比較複雜,基本上包含了兩重意義。其一,人類的所有生活、均依從並服從於大自然的一切客觀規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

林離道:“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大字,與我儒家文化大有淵源。正是我儒家祭祀的物件,更是一種精神偶像的象徵。其源頭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我教倡導祭天跪地,敬天法祖,意在敬畏天地先賢師長祖先,忠君愛國,孝親順長、尊師重教。”

“天是至尊之神。天也是人間福禍吉凶的主宰,大自然的一切都受著老天爺的支配,天能予人以福澤,亦能降大禍予民眾,天可以讓黎民百姓五穀豐登碩果累累,天又能讓山洪爆發太陽灼燒,導致四處饑荒,人民累不堪言苦不堪言。天,就是大自然和人類的主宰者,更是支配者。

“地,萬物本源,舉物之載也。地是所有生命跡象的根源,廣袤的大地任勞任怨地承載著一切,不爭不搶,不抱怨,不訴苦,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著,是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大母親。日行月移,萬丈星河,天無日月,何談晝夜,沒有四季的輪迴,就沒有春夏秋冬的交替,沒有這一切的碾轉變幻,何談春種秋收,何談萬物呈輝。”

喜歡三國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