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所說的是前幾日有驚無險的一件事。自從在板渚查出了被調換的糧食,八王讓紫冰避過京城的耳目,去板渚周邊看看還有沒有受害的寺廟。
這一日過了板渚渡口,日已過午,紫冰問擺攤兒的小販附近可有廟宇。
“往北幾里有個覺真寺,好找的很。”
紫冰估摸著日落前就能打個來回,就策馬前去。炎炎烈日下走了二三里,紫冰覺得口渴。眼前一馬平川,連個茶棚都沒有,後悔沒有在渡口喝個痛快,只得繼續往前趕。
又行了一里多地,果然見一個寺廟赫然眼前。紫冰暗自奇怪:這寺廟背不負山,近不鄰村,就算佔了通衢的地理位置,可離渡口也稍微遠了些。
紫冰拴好馬,徑自進去。晌午,寺內人煙稀少,院中兩個年輕點的匠人合力搖著一個過濾用的篩子,年長點的匠人用刷子不停地在濾網上碾著一張金箔。
紫冰從身邊經過,放慢步子瞧了幾眼,隨口道:“泥金佛像?這寺廟還挺有錢。”
老匠人聽是位年輕姑娘的聲音,讚道:“好眼力!”
本是無意中的閒話,卻引得兩個小和尚急忙過來,連聲問:“女施主是來進香的,還是來借宿的?讓小僧為你引路。”
“不用。”
“女施主第一次來,還是讓小僧為你引路吧。”
紫冰對寺廟自然比一般香客熟悉,又加上意在他處,也就順口拒絕了,沒想到兩個小和尚依然守在原地要沒有離去的意思。紫冰有些掃興,快步進了大殿拜了拜。出來本要套些話,兩個小和尚又如聾了一般油鹽不進。紫冰沒好氣地往臺階上一坐,伸直腿歇息。
小和尚見了道:“女施主若是沒事,就去禪房抄經吧?既能休息,又能積些功德。”
紫冰見也沒有更好的安排,便依言而行。一直耗到開飯,紫冰親眼見了都是好米,才離開。
只是趕到板渚渡口時,擺渡的船隻已經駛走。紫冰見日落河灘,問旁邊收拾攤子的小販兒:“大叔,這擺渡船還會過來嗎?”
“這就是最後一趟了,要過河明天再來吧。”
“我趕著回去呢,真是不方便……”
“誰說不是呢?原本覺真寺的老方丈還帶著弟子來這兒修橋,去年冬天一停工,也就沒訊息了。”
經過小販兒的指點,紫冰瞧見不遠處河道漸窄之處有幾個不成形的橋墩,問道:“怎麼停了呢?”
“誰知道?再也沒見過那老和尚。”小販兒收拾好挑著擔子要走:“我得走了,趕在天黑之前還能到村裡。”
“附近可有借宿的地方?”
“往西二里就是我們村,你可以去莊戶家借宿,人多就不行了;要不就是往北的覺真寺,不過遠了幾里路。”
“多謝!”
紫冰策馬返回覺真寺,見寺門口停著幾輛滿載行李的馬車。“來借宿的人不少啊。”紫冰兀自笑道徑直進了門,在大殿前碰到一個身披袈裟的和尚——年紀不過四十歲上下,並非渡口小販兒說的老方丈,可他的裝束又像寺中掌事的,就衝他叫道:“和尚!”
那和尚本欲跟紫冰說話,聽她這樣稱呼,面露慍色:“這位施主有事嗎?”
“弟子想在此借宿一宿,還望和尚能開方便之門。”
那和尚雖有不悅,上下打量她一番,仍交待小和尚帶她去禪房,自己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