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冰有些奇怪,不知道哪裡得罪了他。世人多稱呼“師父”“法師”以為尊敬,殊不知在佛家“和尚”本是尊稱,要有一定的資格堪為人師的才能成夠稱“和尚”。紫冰深諳佛家規矩,這樣稱呼並沒有錯,自然想不到哪裡不對。
待安頓下來,來到齋堂,和尚們已經在收拾用過餐的碗筷。紫冰也不好再叨擾,就在寺中四處閒轉。
覺真寺中等規模,大小殿中的佛像都是泥金的,這樣的規制也只有皇家寺院大相國寺才有。紫冰中午的疑惑又湧上心頭:除了有國家供養的個別廟宇之外,其他的要麼靠香客供養日子緊巴巴,要麼自有田產租戶可以供給寺中開銷。
早年戰亂之時,大量流民出家為僧,就是為了在寺廟的庇護下吃飽飯,還不用交稅。這也是前朝周世宗大肆滅佛的主要原因。大宋開國以來,取長補短,對寺廟管理寬緊有度。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覺真寺不在供養之列,除了一畝左右的一片瓜田菜地之外也無其他田產,周邊又沒有村落商鋪,怎會如此富足?不過這都是閒來無事的琢磨,紫冰也沒有太放在心上。
而真正吸引她的卻是在大殿柱子上寫著的一幅字。那只是一張普通的告示,看著有些舊,上面寫著:“舍扇子,莫嫌粗陋,可自己扇風,也可拿走送人。願諸位清涼自在!”
紫冰不覺微笑,這才是佛家最本真的仁愛之心。她彎腰想要從柱子下方的竹筐裡取個扇子,低頭才見沒有了,只得作罷回禪房休息。
抄了一回經,紫冰覺得今日的金粉在燈光下有些晃眼,又聽到隔壁禪房裡有些響動,索性丟了手出去看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少婦——看似像是大戶人家的家眷,吩咐丫鬟:“去打點水,給老夫人她們擦擦。”又吩咐隨從道:“你們在這兒守著,我去去就來。”少婦見紫冰在側,過來頷首歉意道:“打擾姑娘了。”
“不妨事。出門在外,難免會有些不便。可是有什麼麻煩?”
“多謝姑娘。只是我家老夫人她們身體發燙、甚是難受,我想請師父來看看。”
紫冰幫不上忙,又有些飢腸轆轆,就去後院的瓜田找吃的。
瓜棚裡一個老和尚藉著燈籠裡的光亮颳著竹篾,抬眼見紫冰蹲著挨個的拍西瓜,就一瘸一拐地挪步過來挑了個好的遞給她。紫冰弓腰謝著,接過西瓜大快朵頤。
半個西瓜下肚,紫冰方抬頭打量瓜棚裡的老和尚——乾瘦的一個老頭,慈眉善目的,頭髮像是許久沒有颳了,靜靜地低頭用竹篾圈成圈,加上扇柄,再糊上紙作扇面。
紫冰雙手合十道謝:“多謝大和尚!”
老和尚見狀,放下手中的夥計,依禮回敬,只是並沒有像往常僧人一般念出“阿彌陀佛”。
“天晚了,我回去了,您也早點歇息吧。”老和尚依然不說話,抱著一堆做好的簡易扇子與紫冰一道往前院蹣跚走去。到了大殿門口,老和尚並不進去,紫冰道:“您請便,我回去了。”
老和尚示意紫冰先走,紫冰才明白他是啞巴。老和尚站在原地,一直等到看不見紫冰身影,才進大殿去放扇子。
紫冰抱著半個西瓜,見隔壁的燈還亮著,就過去串門。之前見過的少婦得知紫冰來送西瓜,甚是感謝:“我今日中了暑,晚間沒吃飯,還真是有點餓了。多謝你!”
紫冰關切道:“找人看過了?你家夫人可好些了嗎?”
少夫人有些尷尬的笑笑:“我沒找到方丈,不過也好些了。”
“好些了就好,吃點瓜解解暑,早點歇著吧。”紫冰想起回來的路上隱約聽到有男女的調笑聲,怕香客中有輕浮之人,就提醒道:“還是讓隨從守在門口吧,萬一有事也有個照應。”
“姑娘說的是,多謝費心!”
次日一早,紫冰覺得空腹拜佛才顯得乾淨禮敬,沒有吃飯就在大殿磕頭叩拜。兩側蒲團上的和尚忽然同時偷襲她。
喜歡京弈夢華請大家收藏:()京弈夢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