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樣詳細的內容必定是在昭文皇帝的示意下才制定出來的,否則就只有一個提議,內閣透過後才會提出詳細的措施。
果然,甘鴻德剛說完,昭文皇帝就狠狠地誇獎了他,說讓內閣決議,透過後可以在兩個月後舉行大月王朝的第一次童生考,三個月後舉行第一次洲考。
這話說得,完全沒給人反對的空間。
但是,還是有官員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首輔大人關於重開科考的提議是好的,只是為什麼要取消詩賦的考試?”
這一反對後,又有其他官員站了出來提出類似的意見,比如:為什麼要以策論為主?為什麼經義還要考道家、法家?為什麼女人也能參加科考?
……
公西月沒說話,均由甘鴻德一一與人辯論、反駁。
這一場辯論持續了兩個多時辰還沒有結果。聽著五花八門的想法,公西月有些慶幸還是保留了經義的考試,否則,科考肯定得不到士子的贊同。
午時,公西月發話了:
“今天先散朝,明天繼續大朝會討論科考一事。”
這讓這些臣子們又有些把握不住昭文皇帝的心思了,她到底是贊同首輔大人的方案還是持有部分保留態度?
可是,一般的大臣們猜不透她心思。
其實這是甘鴻德給公西月出的主意,讓她連著幾天開大朝會,專門討論科考一事。
甘先生說,科考這樣的大事,總是要讓朝廷官員有參與感,儘管結果不會改變。
想著確實如此,有了幾天的爭論,以後科考推行受到的阻力便沒那麼大。因為在朝的大臣們會想關於重開科考的事情我有參與過。
朝廷爭論的第三天,已不再是甘鴻德一個人對戰群臣了,他這邊也有了幫手,是那些被他說服的人。
朝廷爭論的第五天,反對聲音越來越小,公西月覺得時機到了。
“朕以為首輔大人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之所以科考以策論為主,是因為治理國家或地方需要的是實務人員,而不考詩賦也是同理。
詩賦好的人是才子,但是不一定是好官員,朝廷科考需要的是能做事的官員,而不是才子。
至於你們說的女人不能參加科考這事就不要再提了。”
短短几句話就給科考定了性。
……
很快,朝廷就下發了舉辦科考的公示,引發了全國的關注。
公西月上位幾年,減免了百姓稅賦、整治吏治、推行法治,“光華”學堂和“光華”慈幼院在全國推廣,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
有了之前的天賜神劍異像,還有公西月治療好瘟疫的恩情,百姓們對她自然是感恩戴德。
但是,這幾年中,雖然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但朝廷所有的舉措都是溫和的。而這次重開科考不同,這是一項大的變革,因此才剛推出就引發了百姓的關注。
喜歡重生之病驕女帝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病驕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