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自己要拿勺子。”
祝希不甚在意地回答,餐桌上人都還沒坐齊,她就拿起筷子來夾菜吃了。
“祝希!”祝勐對她搖搖頭。
“我好餓啊,”她叫道,“什麼時候才能吃飯?”
倪辛便說:“表妹餓了就先吃吧,我媽說她路上堵車,估計還要好一會兒。”
倪震瞥了兒子一眼,顯然是不贊同。
長輩都還沒到,小輩就已經吃上了,算怎麼回事?
祝希卻一點不懂客套,直接說好啊。當即就去廚房裡面拿碗裝飯,還舀了碗湯來喝。
倪雯和倪霏都說她一點規矩都沒有,但是誰都沒有阻止。
好笑的是祝希都吃完了,舅媽還沒到。幾個大人餓得前胸貼後背,由倪震開口,其他人附和,決定留點菜給舅媽算了,大家先吃吧。
飯廳變成了大人們的餐桌,祝希早早摸著吃飽的肚子窩進了沙發裡。
不遠處傳來他們細密的交談聲,偶爾由一陣熱鬧推著湧起笑聲,像撞在礁石上面的浪花,久久不能停歇。在姍姍來遲的舅媽的加入下,室內熱鬧得像漲潮。
用餐的過程中,他們還開了一瓶酒助興。
舅舅叫祝希來喝,祝希翻了個身假裝聽不見,小姨和媽媽都阻止道:“她一個女孩子,你讓她喝什麼酒!”
好吵。
祝希的手摸進口袋裡,才發現自己沒戴耳機。
她便開啟影片軟體,把音量開到最大,去和大人們說話的聲音對抗。
但很可惜,她的心思不在手機上,所以怎麼都贏不了。
家人們只要聚在一起,就沒辦法不談及自己的生活、兒女的情況,以及對長輩的擔憂。
這次也不例外地談到外婆的身體,重複她為了這個家操勞過度,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帶著幾個孩子洗衣做飯,給外公提供了一個安靜悠閑的環境,讓他免除後院之憂專心教書的歷史。
然而誰都清楚,外公當年能夠在沒有任何背景的前提下進入京大任職,都是依靠外婆爸爸的關系。
太爺爺不喜歡女子拋頭露面,所以盡管知道女兒精通詩文,還拿到了大學學歷,也仍不願意讓她成為那個時代的異類。於是他便找了個會教書的男人,給她當丈夫。
然而,把一位擁有野心、文化水平高於自己之上的女人藏在家裡,不讓她發揮自己的價值,無異於一場精神屠戮。
外婆憋屈於家庭之中,所有的夢想和溫柔都抹殺殆盡,長久積弊下的委屈和鬱氣都埋在了孩子們成長的土壤裡,伴隨他們生根發芽。
盡管在太爺爺死的早,外公命也不長,兩塊擋住影響外婆人生的絆腳石在中年時期就已經被命運一舉鏟除,但是時代的變革還是將她捲入其中,吃了很多苦才成就了現在的地位。
許是不甘,外婆在獲得掌聲和風光以後,倔強和極端都變本加厲。其中被影響最深的則是祝希的媽媽,倪霏。而倪霏又很好地繼承了童年所經歷的一切,並且澆灌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從祝希記事起,她就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這個“好”不是別人的評價,而是父母對自己的要求。
如果不好,就不能被愛。
在奔波在國內外各大醫院治療耳朵的時候,媽媽跟祝希說,是因為你不是一個好孩子,外婆想要把你變成一個好孩子,讓你得到被愛的資格,才會那樣對你。
“外婆這輩子都過得那麼辛苦了,你難道忍心讓她為這件事情內疚嗎?她可都是為了你呀。”
祝希很難確定當時的自己有沒有相信,因為外婆完全沒有內疚。
甚至在她住院的那段時間裡,連一通電話都沒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