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鬥食
禦膳房的龍涎香混著蒸騰的霧氣,在鎏金穹頂下凝成細密的水珠。沈清歡跪坐在青玉案前,指尖撫過冰鑒中鎮著的豆腐——這是用運河深水浸泡過的南豆腐,質地比尋常的更為綿密。瘸腿老趙佝僂著背往銅盆裡添冰塊,漕幫特製的冰渣泛著淡青色,是採自潼關冰窟的硝石礦脈。
”這雕刀要用井水淬過。”林婉兒遞上鎏金刀匣,鋼刃上纏著浸過薄荷汁的絲線,”尚食局的規矩,比試前需用禦賜刀具。”她說話時,琵琶弦在袖中微微震顫,餘音驚落了樑上燕巢的草屑——昨夜探查禦膳房時,她發現簷角藏著三枚監聽用的銅鈴。
殿門轟然洞開,十二名宮娥捧著紫檀食盒魚貫而入。禦廚王德全掀開錦緞,露出冰鎮的海八珍——瑤柱雕的蟠龍須角分明,海參切片的鱗紋竟與傳國玉璽的螭鈕如出一轍。他捋著花白鬍須冷笑:”沈掌櫃的豆腐,可經得住龍涎香薰蒸?”
沈清歡的刀刃忽然斜切入豆腐側面,削下的薄片透如蟬翼:”王大人可知,汴河冬汛時,河底淤泥能讓豆腐凝得更緊實?”她將薄片鋪在冰鑒上,運河水的腥氣裹著硝石冷香,竟逼退了龍涎香的馥郁。謝雲舟在觀禮席上輕咳,帕子掩唇時,袖中滑落的金粉正巧灑在玉階縫隙——那是從商會焦土裡篩出的金箔碎屑。
銅漏滴到巳時三刻,王德全的瑤柱蟠龍已現雛形。沈清歡的豆腐方雕出基座紋樣,突然刀尖一顫——冰鑒底層竟凝著層渾濁的油膜。她蘸取些嗅了嗅,腥膻中帶著工部特製的防火漆味,分明是有人往冰水裡動了手腳。
”取窖藏的雪水來!”林婉兒突然撥響琵琶,斷弦掃落簷角銅鈴。宮娥們慌亂間碰翻銅盆,水流漫過金磚的剎那,沈清歡瞥見王德全的皂靴底沾著青漆——與縱火案現場的蓮花紋同源。她趁機將豆腐浸入潑灑的雪水,遇冷的豆腥氣沖淡了油膜異味。
未時的日頭斜射入殿,沈清歡的雕刀在豆腐上勾出最後一道螭紋。豆腥氣忽然被焦香沖散——王德全竟將海參片鋪在燒紅的鐵板上炙烤,偽造出傳國玉璽的青銅鏽色。謝雲舟突然劇烈咳嗽,掌心血沫濺在面前的茶盞裡,靛青色的液體瞬間沸騰——茶中早被下了遇血顯毒的藥引。
”陛下且看!”沈清歡突然托起豆腐玉璽,朝陽透過窗欞射在冰鑒上。硝石結晶折射的光斑落在玉璽底部,竟顯出”民為貴”的水漬紋樣——那是她昨夜用運河淤泥調變的隱形藥液,遇熱即顯。王德全的瑤柱蟠龍在強光下開始滲油,海參鱗片捲曲脫落,露出底層發黴的蝦醬。
皇帝手中的翡翠扳指突然頓在案頭,震得茶盞叮咚作響。沈清歡跪奉玉璽,豆腐在掌心微微顫動:”民女鬥膽,這&09;字缺了一角——恰如新政推行時,需留三分餘地予百姓生計。”她指尖拂過缺口處,露出內層用凍豆腐雕的汴河九閘圖,冰晶在龍涎香霧中流轉如星河。
暮鼓傳來時,王德全癱坐在打翻的蝦醬旁。林婉兒的琵琶弦勾住他腰間玉佩,穗子上纏著的火絨線頭與縱火案證物如出一轍。沈清歡將融化的豆腐玉璽盛入青瓷碗,澆上禦廚房的桂花蜜:”這豆腐腦最宜醒神,王大人可要嘗嘗新政的滋味?”
瘸腿老趙忽然從側殿陰影裡閃出,缺指的手掌攥著半塊焦黑的工部令牌。他佯裝收拾冰鑒,令牌”不慎”落入沸騰的銅釜,遇滾水即浮出蓮花烙紋——正是三皇子舊部的標記。
宮燈次第亮起時,沈清歡在廊下拾到半截折斷的象牙箸。斷口處沾著龍涎香與雄黃粉的混合氣味,與她烹製豆腐時用的祛毒配方完全相同。紅綃從琉璃屏風後轉出,耳墜上的金絲蓮花在暮色中忽明忽暗:”尚寢局說,陛下昨夜摔了整套青玉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