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新政
汴京城的晨霧裹著焦糊的炊煙,沈清歡的指尖掠過朱雀橋殘柱上幹涸的羊血字跡。”商通天下”的”商”字邊角已斑駁,卻仍有孩童舉著糖葫蘆在橋頭描摹。瘸腿老趙蹲在廢墟旁熬煮胡辣湯,鐵勺攪動間飄出茱萸的辛香,驚得工部新派的監工連退三步。
”沈掌櫃,蘇會長在茶肆候著呢。”林婉兒拎著食盒穿行在瓦礫堆間,裙擺沾著的赤鐵礦粉在晨光中泛著細碎金光,”說是戶部昨夜遞了文書,要查流水席的炭火賬。”
沈清歡將半塊凍硬的炊餅掰碎撒入湯鍋,面渣遇熱騰起的面香裡混著絲鐵鏽味。她瞥見瘸老趙用炭條在灶臺刻的記號——三條短橫疊著兩道豎槓,正是運河九閘的暗語。這啞巴廚子自流水席後便總在烹煮時留些線索,彷彿滾沸的湯水能化開二十年前的冤屈。
茶肆二樓,蘇景明的黑犀皮手套叩在算盤上,殘缺的小指套著銀制指箍。他面前攤開的賬冊浸著茶漬,墨跡暈染處顯出”鹽鐵使王”的殘字:”三皇子雖倒,他門下那些蠹蟲可還啃著漕運的骨頭。”他推過一碟松子糖,糖衣裹著的赤箭麥籽粒清晰可見。
沈清歡用銀簪挑起糖衣,簪頭纏著的解毒棉泛起靛色:”新政若成,這些暗樁自會現形。”她將萬民書副本壓在糖碟下,紙頁間夾著的茱萸粉簌簌而落,在桌面拼出”功名”二字。
門簾忽被掀起,謝雲舟挾著寒氣入座,月白錦裘下擺沾著詔獄特有的黴味。他咳著從袖中取出半卷黃綾:”聖上準了廷議,三日後崇政殿商榷新政。”綾面硃批的”鹽鐵”二字被燭火映得猩紅,邊角卻染著可疑的茶漬——定是某位老臣”失手”潑的碧螺春。
林婉兒撥響琵琶試音,斷弦在《破陣樂》第七轉時忽止:”禮部那幫老學究聯名上書,說商人考功名是辱沒聖賢。”她染著蔻丹的指甲刮過黃綾,在茶漬處挑起幾縷靛藍絲線——工部特製的防偽標記。
四人圍爐商議至暮色四合。炭盆爆出火星時,沈清歡將糖人攤買的飴糖按在運河圖上。遇熱的糖漿緩緩流動,裹住標註貪腐的閘口:”明日開始,商會出資開設義學——教算籌,也教《九章算術》。”蘇景明聞言冷笑,斷指在桌面敲出三長兩短的暗號,瓦簷上立刻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竟是禮部侍郎家的探子摔斷了腿。
新政廷議當日,崇政殿的蟠龍柱上凝著冰霜。沈清歡捧著的食盒裡,二十四種茶點對應二十四項新政條目。芙蓉酥捏成賬簿形狀,綠豆糕刻著漕船紋樣,最底層的千層餅夾著義學子弟的臨摹字帖——”民為貴”三字還沾著灶糖的甜香。
”商賈之道,亦是治國之術。”沈清歡當殿切開火腿月餅,陳年宣威火腿的肌理間,黴斑天然形成運河走勢圖,”敢問諸位大人,可能從這肉紋間看出潼關水患的解法?”
工部尚書王巖突然打翻茶盞,滾燙的龍井潑向萬民書。謝雲舟的摺扇堪堪接住水流,浸濕的扇面顯出一串名單——正是私吞治水銀兩的官吏。老尚書須發皆顫,袖中滑落的鼻煙壺滾到沈清歡腳邊,壺底蓮花紋與三皇子府暗器紋樣如出一轍。
”好個&09;!”皇帝忽然撫掌大笑,指尖的翡翠扳指叩在火腿月餅上,”沈掌櫃,朕許你在戶部設商政司。凡通曉《貨殖列傳》者,無論出身皆可應試。”
退朝時風雪驟急,沈清歡在宮門處踩到個油紙包。開啟是半塊發黴的狀元糕,夾層宣紙用醋寫著”女子商會當慎”。林婉兒嗅了嗅紙角:”是青樓常用的玫瑰醋,定是紅綃姑娘冒險遞的訊息。”
朱雀橋頭的義學堂連夜掌燈,瘸腿老趙蹲在簷下熬醒酒湯。蘇景明帶來的寒門書生正教授珠算,孩童們扒著窗欞偷學,凍紅的手心攥著沈記食肆發的飴糖。謝雲舟突然劇烈咳嗽,掌心血沫濺在窗紙,暈染的痕跡恰似女子發髻。
”該給義學添個女先生了。”沈清歡將染血的帕子丟進炭盆,騰起的青煙中,她彷彿看見母親當年握著她的小手,在灶灰上畫《鹽鐵論》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