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當爐
沈清歡的鏟子磕在陶壇封泥上時,腐臭中突然炸開濃烈的酒香。二十年陳鹵混著花雕的醇厚氣息漫過庭院,驚飛了梁間築巢的雨燕。她抹去額角汗珠,忽然聽見身後瓦片輕響——林婉兒的石榴裙掃過殘破的滴水簷,懷裡的琵琶正往下滴著露水。
”這三壇寶貝埋了二十八載,倒讓妹妹撿了便宜。”林婉兒染著鳳仙花汁的指甲刮過壇口,刮下片暗綠色黴斑,”當年徐禦廚獲罪前夜,往鹵裡加了半斤龍腦香。”她突然將黴斑彈向牆角,正在刨土的野狗嗚嚥著逃開。
沈清歡的竹提樑浸入鹵水,提上來時已裹上層琥珀色膠質:”姐姐可知這壇底沉著什麼?”她晃了晃提樑末端粘著的金箔碎屑,”禦膳房的標記,用的是滇南金砂。”
正午的日頭穿過破窗,在斑駁牆面投下詭異光斑。林婉兒撥動琴絃,錚然一聲驚起滿地塵埃:”三百兩買三成股,附贈條訊息——蘇景明今早買了三十斤砒霜。”
沈清歡將鹵壇挪到陰涼處,忽然踩到塊松動的青磚。磚下壓著半幅泛黃食單,墨跡暈染處正是殘譜缺失的”以鹵化毒”篇。她指尖拂過”砒霜”二字旁的硃批,忽然輕笑:”蘇會長倒是替我省了買糖錢。”
未時三刻,牙人老張的旱煙杆在契書上戳出第三個洞:”小娘子可想清楚,這宅子...”他忽然噤聲,瞪著林婉兒捧來的雪花銀,金牙差點咬碎煙嘴。
修繕工程在暮色中動工。瓦匠老王揭開屋脊螭吻時,摔出個纏滿蛛網的桐木匣。沈清歡就著月光開啟,二十枚金錯刀整齊排列,刀刃刻著”天聖二年禦賜”——正是徐禦廚被抄家的年份。她將刀刃浸入鹵水,鏽跡剝落後顯出細密的魚鱗紋。
”姑娘小心!”瓦匠突然慘叫。沈清歡側身避開墜落的椽木,發現斷裂處蛀孔排列成北鬥七星狀——這是父親說過的”厭勝之術”,常見於工部督造的官宅。
子夜的更鼓混著琵琶聲傳來時,沈清歡正在後院掘井。鐵鍬撞到硬物的瞬間,林婉兒的琴絃忽地崩斷。她們從三尺深的土裡拽出個錫壺,壺嘴塞著張油紙,展開是汴京七十二家酒樓的地契抄本。
”看來徐禦廚當年,可比你會做生意。”林婉兒蘸著茶水在地契上勾畫,”朱雀橋往南三間鋪面,現下都是蘇記糧行的産業。”
五更雞鳴,沈清歡被鹵香驚醒。那三壇老鹵在晨光中泛著翡翠色,壇底金砂凝成”禦膳”二字。她舀起半勺澆在青石板上,滋啦作響間騰起白煙,石面竟顯出幅運河輿圖。
”妹妹這早膳,是要拿青磚下酒?”林婉兒倚著門框啃炊餅,忽然將餅掰開——夾在裡面的密信印著木槿紋,”謝家昨夜走了三船貨,押運的是崖蜜與赤箭麥。”
沈清歡的鏟子停在半空。她想起殘譜上”崖蜜化砒霜”的記載,突然將鹵汁潑向牆角的野草。原本蔫黃的草葉瞬間焦黑,驚得搬運木料的匠人跌坐在地。
午時正,蘇景明的黑犀皮手套叩響門環。他左手殘缺的小指在手套裡蠕動如蛆:”沈掌櫃這修宅子的木料,倒是上好的金絲楠。”算盤珠突然爆響,”只是這木料行...似乎剛被謝家收購?”
”不及蘇會長的手套講究。”沈清歡掀開鹵壇,蒸汽模糊了蘇景明的冷笑,”犀皮浸過蛇膽,最克砒霜之毒——您說是也不是?”
暮色染紅飛簷時,沈清歡在梁間發現捆發黴的賬簿。蠅頭小楷記錄著天聖二年的禦膳採買,每頁硃批都指向同一家糧商——正是蘇記糧行的前身。她將賬簿浸入鹵水,浮出的金粉竟拼出個”謝”字。
打更聲傳來時,林婉兒的琵琶在院中奏起《破陣樂》。沈清歡望著新掛上的”沈記食肆”匾額,忽然將鹵汁澆向暗處——偷窺的糧行夥計慘叫著捂眼逃竄,身後撒落的赤箭麥在月光下泛著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