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周世景慣是沉穩冷靜的兄長……
楊思煥思忖再三, 她道:“你別急,容我想想。”
周世景卻說:“我是有心為母親正名,卻不急在一時。我將往事說與你, 沒有別的意思, 只是你我之間, 有些事我總要說清始末,免得你多心。”
楊思煥比周世景小了整整七歲,她雖一直假裝無視這個問題,但擺在兩個人面前的事實卻無法躲避。
婚後她覺得周世景很多時候還是把她當妹妹看,事事大包大攬。
家中大小事務,他一人承下。小到楊思煥的穿衣風格,大到孩子的撫育、楊思煥在官場中遇到的問題, 周世景都要費心。
楊思煥經常會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周世景, 好的壞的都說給他, 而他卻極少提自己的事, 楊思煥印象中也就那麼幾次而已。
在楊思煥眼裡, 周世景慣是沉穩冷靜的兄長做派。
長此以往,兩個人之間就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距離。這次周世景肯在她面前提周家的往事,楊思煥還是挺欣慰的。
至少這一刻, 她們是平等的, 不是兄長和妹妹, 而是同甘共苦的夫妻。
關於周家的事,楊思煥或多或少也知道些。周家家世顯赫,族譜可以追溯到三朝之前,是真正的書香門第,可惜到了周世景母親這一輩,人丁稀少, 只有周自橫這麼一個女丁。
周自橫便是周世景母親,二甲進士出身,透過館選入了翰林,後來又做了東宮的侍讀,仕途通達,官至禮部尚書。是不折不扣的太女黨。
當年朝中分為三黨:東宮黨、三皇女黨、四皇女黨。
廢太女作為當年中宮唯一的嫡女,八歲那年便被冊封為褚,自她懂事起,便和幾個皇姐明爭暗鬥,歷經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將她的兩位皇姐壓制住了,卻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六皇姐。
當年的六皇女便是後來的永宣帝。永宣帝為犁朝開國皇帝的第六女,諱朱震。
朱震出身卑微,是武帝意.亂時與內侍所生。
不像三皇女、四皇女,朱震幼時受了不少苦,被養在掖庭,因為吃不飽,經常偷宮人的饅頭充饑。
朱震七歲那年生父因病逝世,當時最受寵的側君長年無所出,有意將她繼到自己名下,便將小朱震叫到跟前。
恰好武帝就在那裡,武帝問小朱震的意思,小朱震不說話,目光就直愣愣地盯著案上的綠豆糕,繃著烏黑的眼睛,嚥了口口水,肚子咕嚕叫。
武帝恨鐵不成鋼的笑笑,招手叫她吃。那綠豆糕是禦膳房做的,光看著覺得很是香甜。
朱震的生父是內侍出身,暗結珠胎本就有罪,偷偷生下朱震之後依舊沒有名分,夥食也只比普通宮人好一點。
小朱震狼吞虎嚥地左右開弓,腮幫子塞得梆.硬,吃著吃著突然就哭了,眼水順著皴裂的臉頰滾下去,很是可憐。
武帝問她為何哭,朱震就哽咽著說:“要是爹能吃到就好了。”淚水淌到嘴裡,糕點都鹹了,她因此哭得更厲害了。
武帝沉默不語,一旁的側君鼻子發酸,當即把小朱震摟到懷裡,給她擦眼淚,摸著她的頭頂決心將她收下。
兩年之後,那位側君終於誕下自己的孩子,卻因難産去世,是個沒福的。
撒手丟下朱震和剛出生的女兒,從這以後,朱震又一次成為沒人照管的野孩子。
她開蒙遲,八歲才能勉勉強強寫出自己的名字。
那位側君去世之後,沒人再管她,她便更加無心向學,成天和國子監的武生混在一起,上躥下跳、舞槍弄棒。
她十四歲時連《詩經》都讀不順溜,先生給眾皇女上課,叫她讀一篇文章,她遇到不會讀的字就跳過去,跳到最後幹脆整段整段的略過。
先生叫她重新讀,她就撓頭說不認得那些字,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
先生怒,姊妹笑。在讀書的事情上,朱震著實出過不少醜。
那年太女入主東宮,時年八歲,而她的姐姐們有不少已經成家立業。和她們鬥,小太女略顯稚嫩,隨著她慢慢長大,東宮也越來越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