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電磁圈是銅芯線纏繞出來的,處理訊號強弱,但要加上鋁材質的物品,這就干擾訊號了。
做逆向就要把所有零件分析出來,所以先拆鋁箔,剝開那一層銀白的紙看到一個小鋼瓶,上面有一個字元he。
鬧明白這玩意是什麼了,氦氣啊!
但問題又來了,這麼一個玩意在電子陀螺儀裡起到什麼作用?看著兩端的電線,不知道的還以為這玩意是電池。
在場的人都明白,這不是供電系統,肯定有它的作用。
邢寶華先讓人拆著,分析著,他又看向新版的gps套裝。
這個比舊版的大三號,除了顯示屏之外,還有一個放磁帶的地方。之後他又在包裝箱找到一盒磁帶,磁帶上寫著京東地圖。
四個字,邢寶華就認出京東兩個字,要是三個字,他都不用腦子就知道最後一個字,一定是熱。
磁帶加小電視,簡直就是車載小電影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磁帶也能錄製影像,只是時間段點。小鬼子在車上看點嗯啊劇再正常不過了。
這次他沒拆,而是拿起一套舊版的非gps導航來,通電測試。
先研究一下功能再說,畢竟八九年前的技術,看看人家怎麼在導航領域領先世界的。
作為一個超時代的人,邢寶華在實驗室沒搞明白小鬼子的導航,感覺有點丟人。拿來說明說,大部分不會,電話給外貿部,喊一個會日語的過來,先翻譯吧。
厚厚的一本說明書有點難為翻譯了,但為了工作和實驗性,再厚也要翻譯過來。
邢寶華再回到硬體組,見到小組成員有人在拆顯示器,這是一臺五寸crt顯示器,俗稱熒光屏顯示器。
可以當作一個五寸的電視來看,邢寶華還說想說拆它幹嘛?
話剛到嘴邊,不說了,因為透過拆下來,有一段是透明的,邢寶華能看到熒光屏內有東西。
親自上手後,拿起看,只見裡面有個半透明稍微發綠光紙片也好,塑膠也好。
邢寶華估計是塑膠成分,隨後又搖頭,一開機,裡面的溫度會很高,塑膠會萎縮成一團。
已經成型的熒光屏不好拿出裡面的東西來,只有砸開,但實驗室有切割裝置,省下砸的步驟。
當取出裡面的東西來,邢寶華都有些驚訝,不得不佩服人家技術團隊,竟然在熒光屏裡塞了兩英寸的透明玻璃,而在玻璃上,全都是細小的線和微小的字型。
瞬間,邢寶華就明白,這是利用內部投影技術,讓地圖放大在熒光屏內。
之前邢寶華通電測試,還以為是資料地圖。小鬼子這種不能算電子版,應屬於機械版。
那麼怎麼實現定位和移動?
三天後,整合了各項拆解零件的研究和使用說明書後,才鬧明白,這壓根就不是純電子導航,而是機械導航,唯一屬於電子的,還是那個電子陀螺儀。
本田弄的這款電子陀螺儀導航裝置,看著很複雜,很有科技水準,也讓邢寶華不得不佩服人家超前性,但明白它工作方式和原理後,要多簡單有多簡單。
就說那個半透明的地圖,當汽車移動時,它透過汽車和系統內部的儀器輸入的一系列資料和它的原點進行比較,手動來確定當前位置。
用過幾個z軸和y軸來調節目的地,這個目的地不準確,但會有一個大致範圍。在汽車啟動通電後,它增加了一個閃爍點。
對,就是這個閃爍點代表你的車。
當這個點與顯示器內的地圖疊加層相結合時,你可以開車走了。
那麼電子陀螺儀在這套導航裡的作用,就是穩定光點在熒光屏上的穩定性。
畢竟地圖上的線代表道路,一顛簸或拐彎時光點就會飄動,不在那條線上,導致駕駛員不好判斷,怎麼走的好好的路,跑到另一條路上了?
就為預防光點在地圖上亂跑。
那麼那個氦氣是幹嘛用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簡單,用兩根導線在一個氦氣鋼瓶來個迴圈流。
當駕駛的汽車筆直向前行駛時,氦氣均勻地撞擊兩根電線,使它們保持在相同的溫度。當車輛轉彎時,氦氣的流動會發生偏差,從而在兩根導線之間產生溫差。車載計算機可以探測到這種差異,並將其轉化為方向資訊。也就是拐彎後,會在地圖中標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