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幫人是搞機械程式設計的。在大樓裡還有兩臺高科技數控機床。
只有為數不多的人知道那玩意存在。別看國家已經公佈新進的數控機床,可老外們不知道具體情況。
如果需要用到數控機床做某個零件,只需提供圖紙或資料就那邊就給生產出樣品來。
外籍硬體工程師,知道邢寶華有老舊的光刻機,能製作過時的微控制器之類的晶片,其他的一概不知。
外籍軟體工程師,那就更不知道實驗樓具體情況,他們的工作只面對電腦螢幕,編程式碼。
這也是在他們入職前明確說明,那一層樓可以去,那一層樓不可以去。
而且保密單位的樓層和出口都是獨立的。並且24小時保衛班輪流值守。
邢寶華有時間也去車間看看現場教學的團隊的情況。
那場面,兼職和一個主任醫師帶著一幫實習生。<的員工,指著地上油漬對著現場學員講道:“看看這是什麼?你們想到了什麼?”
不少學員講油漬,有人還分析說是機油,黃油,更有開玩笑地說豆油,菜油。
好在這幫學員的英語水平還可以,都拿著小本本隨時記錄講師的一些話。
“這讓我想起了通用公司某汽車廠一位員工發生的事情。他也是發現在車間的地上一滴油漬。
如果按照正常思維情況下,是不是找個東西把這滴油漬給擦去。”
見到眾人都在點頭,甚至看到不少學員也在根據他的話要做紀錄。
接著說道:“no,那位員工沒有找東西擦掉油漬,而是蹲下看著這滴油漬在思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少學員輕聲地笑出來,好像感覺這種事兒還用思考?
“那位通用員工不經意間發現在油漬上方傳動機構有顆螺絲部位漏油。ok,是不是按照普通的邏輯思維,找個扳手把螺絲擰緊,是不是不漏油了?”<員工帶著笑容繼續講道:“他並沒有那麼做,而是檢查所有螺絲後確定只有這顆螺絲在漏油時,他又陷入思考,為什麼這顆螺絲會漏油?”
聽課的學員都沒出聲,同時他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員工繼續說道:“他把螺絲擰下來檢查,發現螺絲上面的墊圈老化了。那麼第三正常的反應是不是把墊圈換掉,也能完美地解決漏油故障。”<員工講:“不,他又在思考。”
“哈哈哈……”學員們大聲笑起來。這好像是遇到思考狂魔了。按照咱們傳統,就算發現地上有油,也是先擦掉。
第二次,第三次再發現,估計也就一扳手的事兒。
發現漏油了再說,誰會去思考後續的事兒?
“那位員工把周邊幾顆螺絲擰下來,放到一起發現漏油的那個墊圈和其他墊圈不是同一家工廠做的。於是就把這資訊反饋給採購部。
同時提出建議,用這種墊圈,下次漏油會不會特別容易產生?”
學員們還是儲存沉默地在思考這則故事。<的員工又提問;“以此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位通用的員工他把問題處理在什麼樣的狀態?
請記住,叫做根源狀態。
就像我們用普通思維去思考一樣,發現一個問題去解決一個問題。這是一種非常低效的管理模式。而我們要學會看到一個問題,至少要問幾次問什麼?然後再去尋求解決方案。最後才是解決問題?
當你擁有這種解決思路,才能解決掉問題的本質,那麼現在地上的油是哪裡來的?”
頓時所有的學員都抬頭看上方是否有傳動機。
當看到頭頂空空如也時,又陷入思考。哪兒來的油。
“找到問題的所在,及時處理掉,也是節約成本的一種方式。”
邢寶華在邊上聽著,感覺很好,五千萬啊!買了一鍋毒雞湯。
畢竟這玩意能開放思想和心智。
咱們國內還沒到處是雞湯,沒有桉例,沒有那種激勵。
把一些緊固的思想給開放出來。
帶頭鼓掌。
哲理性的東西適當地講講,絕大部分還是用資料來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