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費點勁,潑皮的事兒算是解決了。
潑皮們背後要是沒有一些關係啥的,解決起來更容易。俗話說拔起蘿蔔帶出泥,那些泥就不是邢寶華他們能管得了。
光現在電子廠就忙得顛顛的,每個人都忙。
人情世故要處理,更多的還是那些即將來學習先進經驗的學生們。
大學老師,教授等等,總共兩千多號人,這給電子廠後勤不少壓力。
所有來學習的教授學生要安排住宿,分發被褥個人用品等
食堂ic卡,按照普通工人每月25塊5的標準打到卡中。
這些包括被褥生活用品每個人統一收五十元,以學校為單位收取。
實驗室門禁卡沒給發放,車間和其他地方的識別卡,到給了。<和摩托管理體系團隊,拿出一些方案來。
也被電子廠翻譯過來當做教材,供大家研究學習。<資產管理體系在86年11月中旬開幕。
省、市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也來,甚至還上臺講了小上午的話。
本來邢寶華還想講兩句,還沒輪到他午飯時間到了。<也好,摩托也好,大會和他們這些團隊沒啥關係,但邢寶華在合約上提出讓他們教學的要求,看在錢的份上,倒是答應了。
可真開課了,成了國人自嗨節目。
整整一上午老外們也不知道他們講的啥。
下午還有兩位領導要講話,邢寶華找到市府辦說,再耽誤下去老外都煩了。也別講了,講了也沒人聽進去。
還耽誤事?
市府辦雖然有點不樂意,但還是按照邢寶華說的做了。
把時間騰出來,交由兩家團隊開始實踐性的教學。
分組,分工,團隊內每個老外都帶十幾二十名學生。每星期所有學員都輪轉,不會固定地跟某個團隊成員學習。
大米黃埔開課。
別小看這兩千多人,將來也是遍地開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體系,未來這第一批跟著老外學習先進體系的學員,成就了得。
這兩千多人,邢寶華要是能留下十分之一,他睡覺都能樂醒。
現場帶學生,是最大的優點,完全超脫課本知識,用現實的例子一一去講解,學的都很快。
兩支團隊在考察大米工廠後,發現管理也比較混亂,好多人身兼數職。
進貨渠道,庫存管理也亂得很。
他們還很納悶,這種爛糟糟的企業能存活到現在已經是奇蹟。
在資源,材料,勞力存在很大的浪費。
針對性地制定方案,改進方案。
邢寶華在看過報告後,也感覺大米存活下來不容易,還不是靠著財力生存?
產品都是暴利,有錢,暫時看不出什麼毛病來。
要是遇到資金緊張了,等發現這些毛病,一切都晚了,想要改正很難。
市機械廠不就是這種例子嗎?
邢寶華當初還出主意,那是跳出來講,看得明白。真當自己也陷進去,他也看不出來。
實驗室是兩支團隊唯一進不去的地方。邢寶華也防著他們。
造手機電腦,這兩家可都是祖宗級的。
邢寶華弄的東西,技術含量不是很高,但他的整合能力強。不管是ib還是摩托的專家,多看幾眼弄明白原理,邢寶華這邊就沒啥玩的了。
再說,實驗室大樓還要另一股力量。用大米科研人員作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