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將其拿下,正好還河東百姓一個安寧。”
“諸位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前往河內探訪,關某若有一句假話,但憑諸位處置。”
眾人聞言,當即不語。
關羽其實也沒想到,王匡行政居然如此苛刻。
事實上。
歷史中王匡也如此做,導致百姓怨聲載道,王匡卻不自知。
後來有人寫信給王匡,告知百姓所想,王匡方才悔悟。
關羽見眾人不語,再次說道:“且此次為討逆而來,我既然已經佔據河內,王太守必然心生怨恨。”
“若歸還其部,難保不會影響會盟。”
“待此戰結束以後,我定會給王太守,以及河內百姓一個交代。”
曹『操』嫉惡如仇,說道:“驃騎將軍此舉大善。”
橋瑁道:“既然已經決定會盟起兵,驃騎將軍不妨升壇立約,歃血為盟,告知天下,如此方能名正言順。”
諸侯聞言,亦是齊聲說道:“自當如此。”
關羽頷首,遂與眾人商議升壇會盟之事。
三日以後,酸棗城東築起了一個高壇,四周聚集了千餘將校,亦有數萬兵馬。
眼看時辰已到。
關羽在諸侯簇擁下登壇,站在了最前面。
他氣沉丹田,大聲喝道:“漢室不幸,皇綱失統。”
“賊臣丁原伺機佔據神都,欺凌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幷州牧關羽、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渤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長沙太守孫堅、東郡太守橋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
“有渝此盟,必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有渝此盟,必墜其命,無克遺育。
言下之意,就是違背盟約者,不僅要殞命,還會絕後,這個誓言不是一般重。
關羽辭氣慷慨,涕泣橫下。
聞其言者,雖卒伍廝養,莫不激揚,人思致節。
關羽及諸侯割破手指,滴血入酒罈,而後每人眼前一碗酒。
“喝了此酒,共討國賊,興復漢室!”
“共討國賊,興復漢室!”
諸侯齊聲高呼,而後將碗中血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