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的確曹『操』生『性』多疑。
不過他如今畢竟年輕,還有滿腔熱血,尚且不似歷史那般。
最為重要的是。
曹『操』雖然以前沒見過關羽,卻聽過很多關羽的事蹟。
他自然知道,關羽和十常侍勢不兩立。
更何況。
關羽被撤職查辦,也因張讓之故,於公於私,都應該與曹『操』乃是同一陣營。
滿腔熱血與憤怒的曹『操』,好不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自然不會畏畏縮縮。
他也相信自己的眼光與判斷,認定關羽絕不可能出賣自己。
“孟德以為,殺了張讓,後續應當如何行事?”
關羽彷彿從曹『操』身,看到了往日的自己,這才出言訊問。
他倒想要知道,曹『操』這個所謂的‘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如何分析大漢現在的局勢。
“陛下雖行事有失偏頗,卻大多因受十常侍蠱『惑』之故。”
“如今十常侍親族、朋黨遍佈天下,收刮錢財、殘害百姓,馨竹難書。”
“殺掉張讓等人,必可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而後再書勸諫陛下任用賢才,慢慢整頓朝綱,方能改天換地。”
關羽聞言,細細揣摩著曹『操』的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如曹『操』所言。
劉宏行為的確有失偏頗,其實他也有心改變這個帝國,只是礙於有太大壓力。
他之所以有那麼多荒唐舉動,若沒有張讓等人推波助瀾,根本無人相信。
劉宏雖善於權謀,考慮問題終究不夠全面。
如,去歲張讓等人,勸說劉宏賣官收斂錢財,以及徵收天下畝稅的計策。
表面看來,這兩件事情都不會危害到百姓利益。
劉宏正是考慮到這點,才會做出如此荒唐舉動。
他卻沒想到,這兩條政策下達以後,將會帶來怎樣連續『性』的後果。
如果劉宏身邊親信之人不是張讓,而是呂強這樣深明大義的好宦官,恐怕會是另一種局面了吧。
只不過,關羽終究還是暗自搖了搖頭。
張讓等人固然是害群之馬。
然而若不結束皇權、外戚以及世家的爭鬥,悲劇終究還會重新演。
“然後呢?”
關羽凝視著曹『操』,只問出了三個字。
曹『操』聞言先是有些發愣,不過當他看到關羽眼的銳利以後,臉『色』也漸漸變得凝重起來。
“君侯何意?”
曹『操』深吸一口氣,毫不退讓的反問。
關羽丹鳳眼微微眯起,說道:“天下混『亂』至斯,絕非僅僅因為十常侍之故。”
“陛下藉助十常侍斂財,制衡朝堂,雖然看起來有些荒唐。”
“然而我只想問問孟德,算沒有了十常侍,又如何面對此起彼伏的叛『亂』?”
“國庫空虛,平叛錢糧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