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最大的特點就是猶豫不決,覺得誰說的都有道理。商議了一夜,不見高覽回來覆命。便下令道,審配負責安排撤軍事宜,在黃河岸邊準備船隻待命。張郃領兵兩萬前去攻打曹營,試探虛實。若是曹軍無備,則明日中軍大舉進攻。
這樣一來,正是落入了當時郭嘉的算計之中。
高覽那一路去追曹操,哪知道曹軍並不返回官渡,而是一路奔兗州濮陽方向而去。高覽騎兵追了一日,卻見曹軍不走了,似是準備原地迎敵。當前一員將領正是曹仁。
曹仁道,“勞煩將軍一路相送,曹仁愧不敢當。前方便是濮陽地界,實不相瞞,我軍早有兩萬伏兵在城外相侯。將軍若是願戰,曹仁便在此與將軍一戰,若是將軍前來尋我家丞相,我家丞相只怕如今已經攻破袁紹大營了。將軍不如早降,將來也不失封侯之賞。”
高覽一聽方知上當,如今進退維谷,這時曹仁一旁出來一員文臣,正是許攸;一員武將正是焦觸。許攸道,“高覽將軍,如今那許某與焦觸,袁公身邊張郃、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將都已經降了曹丞相,此時只怕袁紹早已大敗,將軍早日決斷,如今再回袁紹大營豈非飛蛾撲火。”
高覽一看許攸和焦觸都在,知道此事只怕有八成是真。但是自己萬萬沒有投敵的道理,便領著一萬騎兵立刻趕回袁紹大營支援去了。
那面張郃強攻曹軍營寨,開始之時十分順利,還真當是曹軍無備,便領大軍衝進營門。哪知道曹軍在營中挖了無數陷坑,絆馬索,鐵蒺藜。那張郃的兵馬一時不備,中了埋伏,死傷大半。張郃領兵拼命突圍,卻見一人橫刀立馬在陣前,正是曹操本人,“陣中可是張郃將軍。今日將軍被困,不若早降。操一向有愛才之心,如今高覽、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將都已經投降本相,將軍若降,我願以上將之位相待。”
那張郃也是忠義之人,如何肯降,只是拼命突圍。最後只帶來數百人逃回袁紹大營。
如今袁紹大營之中一片肅殺。張郃兵敗,幾乎全軍覆沒,更是言道說高覽等人投降了曹操。帳中一片大亂。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人正要分辨,卻是不由分說,先被侍衛控制了下來。
這時又有人報知,說是高覽將軍回來了。高覽進營之中,陳說了追擊曹仁之事。看到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人被俘,喜道:“末將正要稟報,那許攸說蔣奇、呂威璜、眭元進三人俱以歸降曹操,既然已備袁公捉住了,正好請袁公將其正法。還有一人降曹,高某卻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就是大將張郃!”說罷向張郃一指。
張郃沒想到高覽反咬一口,也是指責高覽投敵,否則如何不費一兵一卒,回來覆命。高覽卻說張郃若非投敵,怎麼兩萬人馬只剩一百人逃回。
雙方爭執不下,郭圖也發現事有蹊蹺,便建議讓二將戴罪立功,再次攻打曹營。審配認為此時再攻打曹營定然不能取勝,不若儘快撤軍。
袁紹被眾人爭吵的沒了主意,最後決定讓張郃、高覽領兵兩萬全力攻打曹營,若是不勝提頭來見。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人收押,以觀後效。全部安排完之後,卻是秘密招審配前來,商議自己先帶中軍兩萬人馬撤到黎陽,然後大軍逐步撤離。
審配知道袁紹這是等於放棄了張郃、高覽二人,讓他們為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當夜晚間將軍張南私自放了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人,讓四人在軍中散播糧草被燒,兵糧不足,袁紹準備丟下大家獨自逃跑的訊息。
這樣一來,營中大亂。眾軍只能爭相趕往黃河渡口搶奪船隻撤退。曹軍趁機發起了總攻,夏侯惇攻左翼,曹仁攻右翼,曹操自領中軍殺往袁紹大營。
袁紹軍大敗,張郃、高覽、張南、蔣奇、呂威璜、眭元進等人皆投降了曹操。冀州兵馬投降曹軍的不下數十萬。。
<!over>
喜歡重生三國之白馬奇兵請大家收藏:()重生三國之白馬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