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只有六個大天使照顧脆弱的幼兒,是完全不夠用的。
週歲以內的嬰兒有幾千個母親。但這些母親中,有很大比例,身體孱弱,自身需要護理,不能承擔任何工作。即使其中相對健壯的母親,能夠承擔全天候的繁重勞動,她們也不適合照顧幼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她們吃飯靠的是生孩子,其中很多人自己還是懵懂的孩子,有能力保證幼兒存活率嗎?
那小部分歸化人口就更不適合照顧孩子了。
照顧幼兒不只需要體力和責任心,也對專業技能要求極高。
於是,神州緊急送上太空城一批扶貧大天使。
這些大天使來得超快。
神州艦團為張塵提供了資源,為他找好了營地。張塵新建了兩組發育池,利用蘭澤在地球上收集的扶貧庫,構建了標準扶貧腦,用發育池成批的生產出人形大天使,承擔起婦女護理和幼兒看護的任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幼教和基礎醫療工作。
這些大天使本身沒有腦,只是發育池指揮下的一具具身體,因此護理和看護任務結束之後,可以方便地進行物資回收。
有了這批大天使,神州託管下的四萬五千人口,存活有了保障。
扶貧式看護執行一段時間之後,蘭澤向艦團提出了一項新的建議:
用發育池生產一些幼童外表的人形夥伴,全程陪伴十二歲以下的兒童成長。
這主要是為了補足成人對兒童教育的不足,在一些心智養成的關鍵節點上,可以對孩子們起到引導的作用。
這是他近兩年觀察前塵和張塵的那些夥伴們,逐漸產生的想法。
不過,鯨類夥伴已經使用多年了。
黃海海濱的逆戟鯨研究所記錄了詳實的陪伴資料,可以當做人類“幼童夥伴”的使用參考。陪伴本身,有助於幼鯨突破物種壁壘,接受人類為它們安排的角色,愉快地獲得自己的社會身份。對促進文明“融合”的效果巨大。
宗教社會的孩子,和神州人相比,簡直就是另一個物種。而太空城上實在沒什麼專業的好老師。更別說為他們量身定製配套課程。
再優秀的教學團隊,摸索適用教材,也是需要時間的。而孩子每天都在長。
神州艦團的下屬陸戰連分了不少人力出來,採用神州錄製的標準幼教課程教孩子,人手分配依然捉襟見肘。而且這屬於不務正業。
扶貧大天使反正也不是人。類人幼童最差也可以陪孩子玩,深入現場制止打架霸凌什麼的。試一下反正沒有壞處。
艦團方同意了。
照顧活潑好動的兒童,使用大天使還是小天使的差別不大,都得追著他們跑。真正帶孩子的是發育池的腦,大的小的,都只是發育池批次支配的身軀而已。小的反而節省資源。而且,人形夥伴的優點眾所周知:它們不會因人類的種族、長相而有偏見。
一般人並不知道,蘭澤最初的超級腦設計中,已經對神州臉有偏好。這是反覆寫在基因底層邏輯中的。
在不涉及神州人類生存利害的情況下,腦的確可以做到無偏。
但腦這東西,本能就容易想多。在看上去什麼也沒發生的情況下,也許它已經做過許多自以為重要的抉擇。
一批年歲不等的“孩童”,被扶貧發育池批次生產了出來。
外貌構造簡單粗暴。直接隨機照搬原來那些孩子的相貌。因為發育過程中的隨機作用,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少許差異。
它們靠長相和原先的孩子們混到了一起,同吃同睡同玩耍。
一時之間,太空城上的孩子更多了。
末末等審判等得頭髮都長了。
秋去冬來,他頭髮都能紮起來了。國際法庭的工作程序,依然還處於證據稽核認定階段。
倒是太空城上又有了新的發現。
發育池在修復太空城的過程中,伸展出的藤蔓狀生長部摸到了一塊人造水晶。
裡面有個鐳射雕刻出的女孩影像。
那是張蘭綱的遺物。女孩是年輕時的蘭小邪。水晶是她親手雕刻出送給哥哥的。
三十五歲的她,看到舊日禮物的影像,不由得無聲飲泣。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