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納悶了。張蘭綱同學,文化課學習也沒多好呀?”
蘭澤思考了一下,發現孩他媽提出的,像是個不解之謎。小米和張一點,一個班長一個學習委員,都比豆子強多了。
“不過在童校階段,教的東西都簡單得很。”孩子媽又說,“考一百考九十九差的只是細心程度。孩子們實際上差別不大。”
“我覺得,不是這樣的。童校還是很難的。”蘭澤不好意思地說,“我上大學都沒感覺那麼難。”
“你就別顯擺你的大學了。”張荷笑著說。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難度並不一樣。
大部分人小時候活得很容易,長大之後,以成熟的心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蘭澤從小面對各種令人絕望的挑戰,長大一些打算繼續面對挑戰的時候,他卻發現整個世界被調整成了“簡單”模式。
然後世界作弊了,以他有突變為藉口,不讓他參加各種有意思的挑戰。
“童校課程的設定,和兒童發育階段的關係很大。如果生理基礎沒有準備好,連理解都做不到。小麥歸納段落大意,痛苦得要死;別的孩子卻都很順暢。”蘭澤說。“在我小時候,根本不記得自己有所謂的文化課成績。印象中老師只關心過智測分數。咱們那些孩子們上學之後,我查了一下自己的童校記錄,發現……”
他不由得嘆氣:“文化課最高我考過五十分。大部分是個位數。五十分那份的我特意查了原題。全是單選題。”
張荷忍不住嗤地笑了出來:“你運氣不錯。”
“小麥的努力真的很了不起。不過,”蘭澤苦笑,“他智測比我高不了幾分。我小時候常年七八十,他也只有八十多。”
“豆子呢?”
“他們三個都超過一百一,在一百二上下波動。豆子很聰明。有個聰明的媽,遺傳好。”
張荷忽然有一點點羞澀。
蘭澤合理推測道:“所以,我們的張蘭綱同學?大概,他有所取捨?”
“那不是廢話嘛。那小子整天光想著踢球。小米不是也踢得很好嗎?學習比他用心多了。小米做任何事都認認真真讓人放心。”
家裡就這麼幾個孩子。媽媽看小米順眼。爸爸看豆子順眼。
巧的很,媽媽認為小米最像爸爸。爸爸認為豆子最像媽媽。
所以,大概這就是……伴侶之間互相欣賞的縱向延伸。
“對了。你告訴他們這事以後,小米怎麼說的?”張荷問。
“啥也沒說。”
“哦,好吧。那沒事了。”
張荷認認真真地吃早餐。
蘭澤坐下來,認認真真地看著她。預備著老婆大人突然又有什麼想吃想喝的,他可以提供個勞動力。
張荷把食物一掃而光。拿了溼巾擦了擦嘴,擦了擦手,滿意地靠在椅子背上:
“可以少帶一個孩子走,我忽然感覺輕鬆了不少。”
家裡五個兒子,加上轉入發育箱的兩個女兒。他們一共有七個孩子。原計劃是要把六個帶上充滿風險的太空城。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