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對青少年犯罪興趣不大。現在他的兒子們還小。僅有的一點興趣,也是因為他本人曾經炸過學校。他自己離青少年犯罪的距離小於0.0000001。畢竟當年他是以工讀學校為人生目標的真·熊孩子。
蘭澤一邊看著紀錄片,一邊和張大導演隨便聊了一會。
蘭澤心裡惦記的是小米和豆子。所謂的多子女家庭的長子和次子。
這兩個熊孩子的明爭暗鬥,他這當爸爸的一直看著眼裡。現在找到了“眾所周知”的支援,心裡舒服多了。
很有可能他們還在學說話學走路的時候,競爭就悄悄開始了。人類本能以各種奇特方式出現,不可阻擋。
小米說話早,有人緣,豆子就不在說話方面努力,而是在其他方面表現出特色來,比如作死。
綜合地說,小米其實是個體貼的孩子。他自己做事認真,考慮周全。很懂得顧及大人的感受。照顧弟弟的時候非常有耐心。心細如髮。
豆子同樣是好孩子。因為愛好作死,所以擅長識別危險。和別的孩子在一起時,就會化身為可以信賴的同伴。
他作為球隊隊長,本能地阻止隊友中暴力的發生。娃娃們所有的暴力都是對外的。
但蘭澤也能看得出來。看上去冒傻氣的豆子,不少心眼都用在小米身上了。
小米因為身材壯,被當成長子,佔據了守勢。他的心智發育並不真的領先,有時就顯得有點狼狽了。
蘭澤回憶了一下,豆子這孩子變得咄咄逼人,好像是從他擔任年紀隊長開始的。大概這個時候,兩人之間某種舊的平衡被打破了。變得勢均力敵,都想當大哥。
張一點來的時候,家裡已經有三個小哥哥,所以他早就接受自己是老四的事實。他和幾個哥哥關係都很和平。有時候他喜歡站隊玩,逗那倆大哥。
小麥因為發育慢,在不知不覺之間,把自己當成了弟弟。如果小麥發育程度也和小米豆子相當,家裡就該上演三國志了。
張大導演本人比紀錄片還有趣,說起熊孩子妙語連珠的。尤其是十來歲那些熊得特別沒腦子,和特別有創意的。蘭澤覺得相當長見識。
“張導這是真當過老師啊?”蘭澤感嘆。
“當過幾年,實習期一過,拿到資格證,我就改行了。”張誠意導演&老師笑眯眯的。
“改行可不簡單。我說呢,這些片子的深度,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拍不出來。”
尤其是潛臺詞裡,對國外青少年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嘲諷味道,沒當過老師不可能嘲諷得這麼正經。
“能被蘭工說不簡單,我太榮幸了。以後需要商業宣傳片可以找我。你看這效果還可以吧?”
帶著教育工作者的敦敦善誘和理直氣壯,紀錄片的說服性相當厚實。
“效果相當不錯。哎?我怎麼感覺你知道我?”
“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蘭工和李仙女,是我們核工業部的兩位天才。誰不知道你們二位呀。”張大導演臉上浮現出奇妙的熱切。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