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效率很高,第二天就把“被需要”的問題搞定了。也許他們只是無意中解決的,但效果真的不錯。
校內的足球聯賽,馬上就要開始了。現在還沒開始,老師們已經把這個比賽在各個年級中宣傳了起來,每個班都開始召集小球員,組織訓練了。
這對小麥來說,就很美妙了。
他每天有球踢,日子過得充實多了。用不著想著法找人打架,也有樂趣。
同時,也被同學發現,張蘭維踢得特別好。於是,他就成為了當仁不讓的班級球隊主力。
這個年齡的孩子,運動能力差別非常大。走不穩、跑不穩的,基本不存在。但是,體育活動參與少的孩子,跑步邁步子像跳舞的,也不是沒有。
小麥他們兄弟四個,是活生生被他們爸爸給磨練出來的。
不到室外去燃燒卡路里怎麼行呢?精力過剩的四個男孩子會拆家的。
小麥在球場上跑前跑後,體力非常棒;跑動走位十分飄忽;運動能力非常顯眼。
欠缺的,只是足球運動的規則,他還不知道。這需要和其他小球員一起,在班級教練的訓練課中學會。
小麥在學校找到了打架之外的新樂趣。同班同學要踢球第一個喊他,也算是找到了“被同學需要”的感覺。於是蘭澤和張荷放心地把他丟回到童校裡。
當然了,張荷放心了,也就再次飛走了。
隨著天氣變冷,孩子的校內聯賽開始了。
比賽實況只有在童校的內部網能看到。這本來是為了方便裁判和校醫的。
老師給了蘭澤一個入口連結。於是他那四個兒子的比賽,蘭澤一場不落的全看了一遍。他們一年級是一個小組。一二年級是一個大組。隊員不分男孩女孩,想要參加的都可以來。只要受得了訓練的苦,水平差不太多都能上場。小組內迴圈兩輪,大組內兩個小組之間的隊伍是一輪。
童校裡小朋友的比賽,本身只有迴圈和積分,沒有哪個班級會被淘汰。
職業聯賽蘭澤不看,非得看小朋友的比賽。他這是有多閒吶。
於是蘭澤很快發現了一個問題。小麥並沒有完全改正。他還是喜歡挑釁別人,只不過有所收斂,不挑釁同班的隊友而已。
一年級內部的第一輪迴圈結束之後,在小麥他們班和二年級的第一場比賽裡,小麥把球磕給同學了,自己一邊飆垃圾話,一邊在前場隨意亂鑽,把二年級的高大後衛氣得要死。球都不想踢了,好幾個人追著踢他。
後來,裁判判了個點球。可惜隊友小朋友技藝不精,皮球滾歪了。
和二年級的的第二場比賽裡,小麥再接再厲,更加噁心。
他朝天吐口水。然後機靈地躲開了。
至於他的口水落到哪去,那是說不準的事。
對手沒來得及閃開的情況下,口水貼到臉上去一次,貼到身上兩次。因為帶球沒閃好,被球絆倒的還有一次。
這一場比賽,小麥他們班的教練都受不了了。在小麥被裁判罰下之前,及時把他從場上換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