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命令,是民政部門釋出的。
有關條文特別多,規定得特別細。
蘭澤草草瀏覽之下,發現了他不能坐校內通勤車的原因——無人駕駛校車不夠安全。
安全等級認證,另有一套複雜的規則。和時速、車輛使用年限、維修保養情況、操作者……全都相關。
在這堆行政命令的繫結下,他的麻煩大了。
有關職業和福利的長篇大論,他暫時懶得看。先看到的,是交通方面的規定。
大部分交通工具他算是坐不了了。
飛機這輩子差不多告別了;除非是高安全等級的客用飛機,配高階別的機組。他誰呀?還特意配個專機?
七十歲的大boss蘭澤:……這個可以有。<~800k範圍差不多隻有城際地鐵可以坐。跨大洲,以三馬赫以上超音速執行的飛鐵,這輩子算是告別了。時速20k~200k範圍,除了城市地鐵系統,他還有高階智慧車和膠囊公交可以選擇。
至於時速20公里以下的,他倒是可以隨便用——但這類陸上交通工具,到底能有什麼用?
水面以上和以下的艦船乘用細則也有一堆。
就連公共海濱,也不再對他開放。除非身邊有高階別的救生員陪著。
對於不許他幹這幹那的規定,其實蘭澤有一項很棒的本能:
看見條條框框,他就不由自主地思考如何規避。
不能去公共海濱的限制,繞過去很簡單:可以遊野泳嘛。
但要是這麼玩的話,總覺得……有幾分幼稚。成年人,這樣胡來不好。
本校和突變攜帶者有關的一切內容,他讀得最仔細。
校內規定,大體上和民政部的行政命令互相拆臺。
比方說,校內有幾條實驗真空軌,是工學院的人一百多年前建好的。
除了線路偏了一點,車站都在工學院的室內,入口設定過於隱秘,對新生和外人不大友好,沒別的毛病。
他以前也偶爾坐過。
但就是這幾條軌道線,正式執行一百年,從來也沒申請過安全認證!
所以,安全等級,被民政部預設為“高危”!
至於校內通勤班車,倒是有幾輛透過安全等級認證的。也就是說,大部分班車,根本不管安全等級,預設也是高危。
為什麼大學城要這麼幹,蘭澤好奇之下,倒是也找到了答案。
每年總有學生拿校內的無人通勤班車實踐自己的想法——包括但不限於工學院的才子們。
這些想法嘛,有的是設計方面的。改完了開起來,發現狗屁不通,學校車場搞維護的師傅們,還給你折騰回去。
好用的設計也就留下了,還在車內留下一張貼紙表揚:某某和某某某,某年月日對本車作了什麼改進,效果有多麼拉風,諸如此類。
貼紙這種東西,當時顯擺一下,時間長了,壞了褪色了都正常。大學是鐵打的營盤、流水價學生。學生離校多年,檔案裡仍記載有這點小事,也就不用惦記當年的貼紙了。
還有些學生熱愛藝術,給班車內外加裝飾。小部分裝飾挺正常。但大部分是胡來的。
時不時會有一些特殊裝飾物出現在車身上。低速執行時效能影響微乎其微。高速狀態,裝飾物就會改變車身風阻,破壞行駛穩定性。裝飾物奇形怪狀,車身氣動力外形也非常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