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所知,齊王建與燕王喜……那都是靠不住的。一個不管事,眼界狹窄,另一個空有抱負,卻聽信讒言、謀而無斷,幾次決策都往錯誤的方向使,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如此看來,這一次聯盟攻秦多半要無功而返,他們國君決定假意同盟,儲存實力,這似乎是極為明智的判斷。
大臣原本是來勸說魏王出兵攻秦,一番談話之後,竟反過來被魏王說服。
他生了退意,只在臨走前,提起了另一人。
“對了,那廉頗將軍……”
不久前,老趙王病故,新上位的趙王偃與廉頗有隙,再加上樂乘的緣故,廉頗離了故國,來大梁投效。
魏王雖然給廉頗良好的待遇,這段時間卻一直沒有用他的意思。
大臣這時提起廉頗,也是想提醒魏王,魏國這邊多了一個名將,興許可以在一些事上謀劃。
豈知,魏王圉讀懂了他的言下之意,卻不以為然地冷嗤。
“廉頗,人在魏,心卻不在魏。縱然他老當力壯,寡人卻也是不敢用的。”
他既是趙國人,又為趙國賣命這麼多年,豈會輕易換主?
“奔赴魏國,本是無奈之舉。一旦趙王偃反悔,派人來請廉頗回趙,廉頗一定會棄寡人而去。”
既然不能納入麾下,又何必費這個功夫?
大臣驚訝:“那君上為何……”
“寡人為何要留下他?”魏王t圉幽幽一笑,“縱然不能為寡人所用,也不可為其他人所用。”
大臣脊背一涼,冒出些許冷汗。
……
秦子楚與嬴政在覆滅韓國之前,就已料到事成之後,其餘諸國一定會聯合攻秦。
他們做了幾手準備,除了給趙、魏國君一些不起眼又很有效果的暗示,更大的舞臺留給了燕國。
早前被策反的許治因為隨軍出征,已隨慄腹死在了趙國邊境。
但畫大餅之下,必有勇夫。
一個與燕國將領劇辛有舊的中年人拜訪劇辛,向他問好。
劇辛已年過七十,這些年雖然身子骨硬朗,可終究不如從前,精力也每況愈下。
大約人老了,便開始戀舊,喜歡回憶從前的往事。
劇辛與中年人聊得極為酣暢,沉浸在過去的成就中,神色輕快而舒適。
酒過三巡,藉著微醺的酒氣,中年人忽然提起了龐煖。
“聽聞廉頗將軍與樂乘將軍都離開了趙國,李牧將軍又要鎮守邊關,趙王找不出適宜的人選,讓一位叫龐煖的將軍擔任統率。”
中年人故意麵露不解,
“我從未聽過此人的名號。世叔可知,這龐煖是何許人也?”
劇辛的臉上先是現出驚訝,隨即轉為笑意,暗藏著一份極難察覺的輕蔑:
“龐煖,我識得,是我的一位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