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較慎重的措辭:“你們就沒想過,跟産品有關系?”
聽周漁這麼說,範廣西笑著回答:“怎麼會沒想過,銷量不行,肯定要想産品的問題。但我們不一樣,我們的肥皂和香皂賣了好多年了,原先是可以的,只有最近兩年才不行,這就說明,跟皂沒關系,是我們的銷售方法可能不對。”
莫大海是很警覺的人,他反問:“周經理,你覺得是産品的問題?”
周漁沒正面回答,而是說:“接到莫芳芳的信後,我就在想,明明原先買的還可以的皂,而且大家用了這麼多年,為什麼就不行了呢!所以,我做了個調查!”
調查兩字一出,莫大海和範廣西倒是知道的,但卻不明白周漁的調查是怎麼做的?
“你沒有來我們廠啊?”
這會兒的調查還不是面向消費者,都是面向工廠的,他們是不是原材料不行?管理有問題?制度需要修改之類的。
周漁搖搖頭:“不是對你們廠,而是對消費者,就是購買你們肥皂和香皂的人群。我主要兩個地方,一個是咱們百貨公司日化櫃臺,一個是利民餐館。”
這個說法可真夠新穎的,莫大海和範廣西相互看了一眼,莫大海沒說話,範廣西問:“這兩個地方能怎麼調查?”
周漁就將今天帶的布包拿起來,將裡面的資料拿了出來,她先拿出來的是厚厚的一沓子調查問卷:“這個叫做調查問卷,是發放給利民餐館所有來吃飯的人們的,我請求他們幫助我進行填寫,您看一下。”
五百張被填寫過的問卷,可是厚的不得了,他倆面露詫異,趕緊拿了一張,往上一看,問題倒是都很簡單,譬如:你用過南州肥皂廠的香皂和肥皂嗎?什麼時候用的?感覺如何?現在是否使用?為什麼選擇它不選擇它?
這樣的問卷當時薑桂香一看就明白了好處所在,莫大海也是個識貨的人,立時就稱贊:“這個好,讓他們說說為什麼不選擇我們?”
他一邊說著,一邊看,不過寥寥幾個問題,很快就看完了,他立刻又想去看第二張,周漁就攔住他了,“我已經全部都總結歸納過了,你們聽我講就行。”
倒是範廣西沒吭聲,而是皺著眉頭看著。
周漁又拿出了百貨公司王美麗的記錄,將自己拜託王美麗的事情說了,“利民餐館是在隨即調查你們在南州市的知名度。而百貨公司的調查則更直觀的展現了有意向的消費者的成交率是多少。”
“調查問卷我收回來521份,百貨公司的推銷記錄足足有182條。所以,我從這些資料裡得出了一些結論,似乎找到了你們産品賣不好的原因。”
“先說百貨公司,來日化櫃臺的都是有購買意向的,售貨員的記錄中,182個人裡,有160人知道南州肥皂廠和你們的鈴蘭皂。有143人使用過你們的肥皂或者香皂。目前依舊使用的是12人。”
這個資料一出,即便知道自己賣的差,還是讓範廣西和莫大海驚了。
選擇他們的人居然剩下不足十分之一。
“這麼少?”範廣西忍不住質疑,“不能吧!是不是人太少了,這個樣本少也不準的。”
周漁就說:“利民餐館收回的資料和這個差不多。留存率大概在十二分之一。”
這簡直是致命一擊,範廣西倒吸了一口冷氣,莫大海臉色也不太好看,但他顯然意識到了,周漁這個資料很重要,他皺著眉頭拿了個筆記本和筆,沖著周漁說:“周經理您接著說。”
周漁接著說:“經過售貨員推銷後,僅有一位顧客選擇了購買。”
這……更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就這麼讓他們不喜歡?”
莫大海在本子上重重寫了個一,又用鋼筆狠狠地在上面畫了兩道,應該是標記重點的意思。
“利民餐館的樣本更多,521人中,有450人知道你們。這個比例與百貨公司低一些,我猜測這是因為利民餐館的顧客可能有外地人,百貨公司大部分是本地人。不過留存率是差不多的。所以,兩相印證,這個資料是可以信賴的。”
這簡直太殘酷了,範廣西直接說:“周經理,我們知道我們現在賣的不好,但是,也不用這樣赤裸裸地說出來吧。我們是想找到方法賣好,不是想知道這個,我們自己知道啊!”
“老範!周經理這是給咱們分析呢,這是好事。你不懂就閉嘴。”莫大海扭頭就問周漁,“那你剛剛問我們是什麼原因賣不好,看這個意思是,是産品的問題?”
範廣西把筆扔下了,“怎麼可能,我們的東西大家都用過啊,很好用的,怎麼可能有問題!”
周漁看出來了,這個範廣西是那種根本聽不進任何意見的人,她壓根就不管他,反正他也不是做決定的人,她沒有直接下結論,而是給資料。
“無論是百貨公司還是利民餐館,你們的優點都很突出,大家都認識你們。但問題也不止一個,我總結了一下。”
“先說肥皂吧,這個最簡單,大家覺得你們的肥皂不起沫,感覺洗不幹淨。”
“沒聽說過啊?”這次就連莫大海都有些奇怪,“我們的肥皂賣了這麼多年,沒聽說過這個。”
周漁就說:“這是有資料的。在利民餐館的521份調查問卷中,只要知道你們的,都用過你們的肥皂。但這其中,有89人提到了你們的肥皂不起沫。我設定了一個二級問題,他們的使用場景是哪裡。結果這89人八成以上都是附近鄉鎮的。”
“我瞭解了一下發現,我們市裡的自來水,是來自於旁邊的龍馬湖,我們這裡的湖水質量不錯,硬度低,非常適合飲用,即便是燒水水壺上的水垢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