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天竺要人 有些殖民地咱們不要,西方諸……
黛玉給八皇子說這個事兒, 就是要讓八皇子去給元嘉帝彙報的——她如今已經算權臣了,像這種貪天之功就不要出頭了,哪怕元嘉帝對她向來寵信無倫, 為官謹慎些,才能保證細水長流不是。
八皇子聞絃歌而知雅意, 當日和黛玉膩膩歪歪完, 就拿著黛玉特地挑出來的奏報去找親親父皇報告去了。
多提一句,自從林如海對外宣稱過了“待我去與黛玉議過此事再定”而朝野沒有太明顯的反對之聲後, 黛玉出入內閣就已經成預設的規矩了,黛玉也不再點燈熬油地晚上處理奏章, 就在正常的辦公時間在內閣處理政事。
林如海就理所當然地更過分, 日常來內閣是有一日沒一日→_→問就是年紀大了,所謂毛血日益衰, 志氣日益微,今天早上起來心跳得好快呀, 告假吧,今天早上起來精神真不錯, 打一套太極然後告假吧。
一開始閣臣們還問, 但後來都懶得問了——既然都知道林首輔聽了之後會原樣轉述給小林大人,由小林大人裁奪,那為什麼不直接給小林大人彙報呢?
黛玉連官職都變了, 任禮部侍郎。
禮部嘛,螺獅殼裡做道場的衙門, 要忙可以很忙,要閑也可以很閑,很適合黛玉這種需要用大量時間來“做皇帝”的人,而黛玉原本一手組建的官員審計監察體系目前是探春在管, 元嘉帝賜了她一個七品監察禦史的官兒。
這當然也引起了極大的反彈——林黛玉就算了,我們確實幹不過她,但是你賈探春是哪個牌面上的人,憑什麼你也能出面做官?還管監察之事?
就連賈政都因此被孤立了。
賈政這麼個老古董,一怒之下把探春喊回家,劈頭蓋臉一頓“女子本分如何如何”的教育,一頓“你這個樣子如何能嫁出去”的羞辱,探春沉靜地聽完了,然後道:“倘若能做出一番事業,嫁不嫁人又有什麼要緊?”
賈政一拍桌子,平時要這樣,別說探春了,就是寶玉都得駭得跪下。
但探春紋絲不動:“父親要沒別的話,女兒就先去忙了。”——七品監察禦史官職雖不高,但探春屬於是一直跟著黛玉建立了整個體系,跟過黛玉的禦史們都是服氣她的,如今各個衙門的各項開支都需要過審計,事情多著,委實也不想聽一個老學究的逼逼賴賴。
“你出了這個門就別回來!”賈政可以說是須發皆張了。
探春不為所動,本來也不是那麼稀得回來——她在榮國府還剩下的牽掛不過是從小疼愛她的賈母,勉強再算一個趙姨娘,可賈母前些日子去世,賈環前些日子中了舉人到京來要考科舉住進了府裡,委實是一個很清爽的皎皎少年郎,趙姨娘靠著賈環也不會被如何磋磨,這家回與不回,意義已經不大了。
賈政氣得腦子嗡嗡的,摔了好些東西,都驚動了趙姨娘。
趙姨娘沒敢進去,先找賈政的小廝瞭解下寶玉都修仙去了,還有什麼能讓老爺這麼生氣的,待知道了是探春之後,趙姨娘:“……”
當我沒來。
掉頭就走。
實在是趙姨娘覺得探春沒有錯,甚至原本看鳳姐不順眼,當鳳姐帶著賈璉去廣州之後,偶爾還會想鳳姐。
實在是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體會得尤其真切,探春生做了個女兒身,想讓她的人生順遂些,便只有從小做個不喜歡女孩的樣子硬把她塞給正房夫人,如今她靠著自己能活得像個人,為什麼還要對男人跪下求施捨呢?
賈政當晚都氣得沒去趙姨娘屋子裡,去周姨娘那裡湊合的。
但趙姨娘不在乎,殷勤地關照半夜讀書的賈環,還想有機會給林家父女上個長生牌位——賈環要養在趙姨娘手裡,斷然不可能有如今的人才氣度,也真是林姑爺一家費了心,做不了別的,祈禱他們長命百歲還是可以的。
那都不提,說回交趾南越想被納入版圖的事。
元嘉帝聽完了八皇子的報告,拿著手頭的奏章就敲了八皇子一下:“好好一個人,怎麼還搶起別人的功來!”
八皇子受了這麼一下,十八九歲的人了,還抱著元嘉帝的胳膊撒嬌:“當然是因為有功的那一位讓兒臣來報的呀!”
被元嘉帝惡狠狠瞪了一眼。
瞪完了,還得找黛玉問問她是個什麼意見。
黛玉就是不贊同這麼便宜就把它們納進來,才讓八皇子來給元嘉帝彙報,自己好說說壞話的:“陛下,雖然開疆拓土是可以彪炳史冊的功績,但在臣看來,倒也不用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