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你的戰場 有青雲志並不是她的錯。……
妃嬪自戕是大罪。
但, 究竟是個給元嘉帝生過三子一女的老人,究竟與元嘉帝有著從少年時一起過來的情分,那許多年來元嘉帝和皇後紅了臉, 都是來找她排揎,和皇後談不了的風花雪月, 貴妃還沒入府時, 都是和她談的。
縱使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到現在,人死萬事休, 再是恨她蠢笨, 現在想起來的,也都是少年時的情分深重。
因而, 內務府來找元嘉帝請個諡號的時候,元嘉帝還是大筆一揮, 給了“淑和”兩個字,又頓了頓, 加了貴妃兩個字。
這就相當於不追究淑妃自戕的事了。
三皇子與大公主來謝恩, 兩個平時多囂張的孩子,到如今,小凍貓兒似的讓人可憐。
淑妃的喪事由皇後操持, 縱使皇後恨這麼疑似害了自己的兒子兒媳的糊塗人,加上皇後因六皇子的傷而憔悴了許多, 可究竟皇後要強,不欲讓別人說她的不是,便該給的都給,倒也過得勉勉強強。
這些事元嘉帝就不參與了, 他和黛玉被太上皇薅到了寧壽宮裡,黛玉是兩個皇帝吵起來時的潤滑劑就不提了,太上皇主要是關心這唯一的嫡子怎麼個情況你居然能讓他被害了?
元嘉帝簡直抬不起頭。
孝字大過天嘛,縱使元嘉帝可以抬出“說的像是你的嫡子沒被人害一樣”的必殺技,但真說了,本就微妙的父子關系將愈加岌岌可危,也就只能聽了太上皇的訓。
還好黛玉聽太上皇訓得差不多了,給太上皇倒了杯茶,還討好地遞了過去:“陛下,吃茶吃茶。”
被太上皇瞪了一眼,到底是住了口。
元嘉帝也輕輕籲了一聲,黛玉伺候著太上皇呢,一時半會兒且顧不上自己,元嘉帝連茶都得自己倒,還沒喝上呢,已經聽到了太上皇一句:“你覺得,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那就沒什麼心情喝茶了,元嘉帝看了太上皇一眼,發現老不死正閉著眼睛,被黛玉揉著肩頸,十分愜意的模樣。
太上皇確實也有不在乎六皇子的底氣,首先六皇子雖然受傷,但究竟沒有生命危險,其次太上皇有上百個孫子孫女,屬於損了誰也不心疼。
想想太上皇皇孫的數量,元嘉帝只能更糟心了一點:“……”
“答話。”太上皇還要哼哼。
元嘉帝一方面不想說話,另一方面……其實他也很迷茫:“黛玉覺得呢?”
黛玉也:“……”
我不要參與你們的交流!
這是我能發表一下意見的話題嗎!
但看了看太上皇的表情,又看了看元嘉帝的神色,究竟沒有她不答話的空間,只得開口:“之所以查到鶯兒,到進一步查到大公主,是因蘇姐姐一口咬定,只有薛才人知道她的婚事,薛才人將她的態度告知了皇後,卻未必不會告知旁人,同樣的道理,大公主打聽過蘇姐姐的婚事,隨即告知了淑和貴妃,可未必不會告知旁人,甚至哪怕只是大公主的奴婢多口,也不見得只有淑和貴妃知道。”
說到這裡,嘆了一聲:“再查下去,這順口一嘴的事,誰知道都有多少人順耳聽到了,還不知牽扯到多少人。”
“可是不查。”太上皇總算沒擺出那一副能氣死元嘉帝的事不關己樣了,“宮中就永遠有隱患,你本來就子嗣不豐。”
這話黛玉就真沒法接了,元嘉帝端著茶杯,也不喝,呆坐好半晌,嘆息:“父皇覺得t呢?”
太上皇就是不想動腦子才讓元嘉帝過來彙報工作的,聽元嘉帝把皮球踢了回來,也,再是子嗣不豐,坐在你這個位置上的人多少也得有點本事,所謂生子如羊不如生子如狼,真弄了頭羊來,你要如何開交,讓孩子們打一打,看出誰是狼誰是羊,也行。”
元嘉帝皺眉:“父皇,說生子如狼的唐太宗自己都在三位嫡子裡選了高宗。”
太上皇不屑:“是啊,所以你覺得唐高宗是羊唄?”
元嘉帝沒話了。
那隻能是“殺子傳弟”的李泰太抽象了,瘸腿的李承乾也沒有將來了,李治相比起來要好得多,但再好得多,大唐那真·競爭上崗的風氣在,李治就不可能是什麼小可憐。
你看看他是怎麼收拾關隴貴族的吧!
用武媚娘也絕對不是高宗的汙點——在士大夫看來女主當政簡直天都要塌了,但李治在天之靈看著武媚娘殺了所有可能爭位的太宗子弟,還把江山傳給了他的血脈,那就只有撫掌稱快的份兒,君臣君臣,很多事情上君和臣的立場不一樣,態度就是天差地別的。
元嘉帝長長籲了一口氣,慢慢道:“父皇要問兒臣的心思,兒臣只能說,一來,淑妃都死了,再查下去,名不正言不順,也只好外松內緊地慢慢打聽,二來,其實查到淑妃身上,方向本身就不一定對,順著往下查,只能越錯越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