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林海回京 七年的巡鹽禦史啊!狗頭)……
今日之廷議, 自然寫成了邸報傳諸四海,原本進奏院寫邸報不t過是意思意思給皇帝呈報一稿,皇帝一般也懶得改, 多半是原樣就發了出去。
但此次不同——官員們不愛邸報中提及女子,給元嘉帝交的那一稿全程都未提是何人為那些庶子發聲, 元嘉帝看了不悅, 令進奏院重寫,如此傳抄天下的邸報才正面寫了黛玉的名字和事跡。
引來朝廷諸多非議。
但這終究只是廷議餘音, 元嘉帝沒把非議放在心上,黛玉論完這麼一回也沒見元嘉帝從此就將她推向臺前, 最終所有的好話壞話, 也只能默然歸於塵土。
邸報傳到江南,賈環讀到林姐姐竟是這樣為他的前程而辯, 眼圈都紅了。
找林如海顯得過分矯情,所以找英蓮哭了一場, 英蓮抱著懷裡的賈環,實在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弟, 生不起什麼男女之間的感情, 只柔聲安慰:“好了好了,你要想,若是你與林姐姐反過來, 難道你就不為她說話了不成?”
林如海看完邸報,也感慨不已, 心說那個知道了自己的話被皇帝所知,於是忍不住顫抖害怕的孩子,究竟是走到了這樣的程度。
唉!
林如海當晚給自己整治了一桌酒菜,姨娘們林如海不甚中意, 也不想她們來壞了自己的心情,只對月空飲,喝著喝著,彷彿面前是年華正好的亡妻。
林如海都笑了出來,將手中酒杯的酒盡數傾到了地上,唏噓出聲:“敏兒,玉兒長大了,為夫也要走了。”
是的,邸報裡提及,林如海升官了。
這是三四年前就該發生的事情,拖延至今,不過是元嘉帝對國家財政的掌控始終差點意思的緣故,如今元嘉帝可算是把清流的欠債都收歸國庫,又拿榮國府當了靶子,京中富貴人家都慢慢動彈了起來,帝國的財政既無可憂慮之處,林如海自然沒有繼續做巡鹽禦史的道理。
林如海都想過自己回京會擔任什麼官職,覺得八成得是戶部侍郎,無法,實在是國家缺錢,而他在經濟事務上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就是林如海在京中的好友偶爾給他的信都會提及,內閣的大人們議了好幾回都想把戶部侍郎挪給他,可這回邸報裡寫的官職是禮部侍郎。
這個位置……
林如海又給自己滿了一杯,不過沒有倒到地上,而是遠遠往京城的方向敬了敬。
這八成是黛玉給他掙來的。
國庫豐盈,戶部便是肥差,國庫欠債,戶部年年要打官司,如今的戶部不過是把欠款追了回來而已,朝廷還有那麼大的開銷,無論如何都談不上豐盈,真去了戶部,還不知要操多少心思添多少白發,自己在京中雖也有些人脈,可人脈絕不會把林如海往“不去戶部”的方向使勁,畢竟政治盟友,自然是越把林如海往要緊的部門拱則越有利,能去幹兩年風聞奏事的禦史,除了黛玉,不做他想。
喝完一頓悶酒,回憶一遍記憶中的愛妻幼子,林如海慢悠悠起身,問林福,姑娘和環爺在哪裡,林福答曰在英蓮小姐的院子裡,林如海便踱步過去。
賈環此時也才難過完了,被英蓮留了飯,未成年的孩子不喝酒,英蓮只拿了自己平日的小甜水給賈環,兩人吃得正熱鬧,見林如海來了,都匆忙起身。
林如海笑著讓他們坐下,英蓮看林如海這個樣子,便讓奴僕上了醒酒湯,林如海也不拒絕,略醒了醒酒之後,便對二人道:“邸報你們應當都看了,我要入京了。”
賈環是看了邸報的,也不驚慌,只道:“姑父,我就不隨您一併去了。”——教了賈環六七年,也被林如海指點了六七年制藝的先生已經去追求他的功名了,林如海也給賈環安排了一個書院,不日賈環就要過去唸書了,自然不便去京城。
林如海頷首:“我既入京,巡鹽禦史的官衙自然不便再佔著,不過城中有別的宅子,我會給你留兩房家人伺候,你好生讀書,書院的先生亦有真才實學,他什麼時候說你可以下場,你再往金陵去。”
賈環都應下,林如海便擺手:“好了,歇著去吧。”
賈環知道林如海還和英蓮有話說,也不多留,行完禮就去了。
英蓮……林如海給她安排了一門親事。
是江南計程車子,林如海去講學時見到的,林如海在江南頗有些名氣,有不少士子都樂意把自己寫了的文章拿給林如海看,因那孩子的文章寫得好,林如海批註之外還特地見了他一面,便留了心,特地向書院的先生打聽了這孩子的家世,雖貧寒了些,卻也因貧寒而未能討到媳婦,家中僅有一多病的老母,再沒什麼討人嫌的,便安排英蓮見了舉子一面。
英蓮當時不知底裡,只以為是日常林如海覺得她悶在家裡無聊帶她去書院散散,因之前也經常穿了男裝和黛玉出門,委實落落大方,見到那孩子也不露怯,甚至寫了兩句詩文唱和,少年慕少艾,兩人站在一起談雪談梅花,林如海覺得般配,書院的先生也覺得般配。
就是見完了,英蓮知道是林如海安排的相親,眼睛當時就濕潤了,給林如海跪了下來:“義父,我不嫁。”
林如海還以為是英蓮嫌人家沒什麼功名在身上,拉著英蓮起來,細細給她說:“傻姑娘,這孩子雖然還沒有功名,但我看他的文章已頗有些火候,功名嘛,慢慢考了,以他的心性,必中的,如今把親事定下,還能佔個慧眼識英才的情分,倘若等他考上了進士,京中淑女們爭起來,他挑花了眼,可未必能選你。”
“義父……不是這個意思。”英蓮趕緊道,“只是黛玉妹妹走時,託我好生照顧義父,如今我又怎麼好自己嫁人去,留義父孤身一人……”
“好糊塗的姑娘。”林如海把英蓮扶起來,“就是要照顧我,也不是耽誤你終身大事的道理,說的難聽些,就趁我身子還硬朗,該娶的娶,該嫁的嫁了,回頭帶了兩個小子來給我請安,真等我需要照顧時,再安安生生請我過去做兩日的老太爺,如今你不嫁,將來煢煢一人,我豈不是連閉眼了都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