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誥命夫人 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
人和人的稟賦是不一樣的。
像雪雁,從小伴著黛玉長大,黛玉上的課雪雁是一節沒落下,可到現在,也沒能薰陶出她一點才情來。
但英蓮飛快地薰陶出來了。
這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她是被當做瘦馬調.教過一陣的,不說學出大家閨秀的才華,總不能真的大字不識一個。
另一方面,她自己也很樂意學,因著這份樂意,黛玉還帶她去聽過幾回先生給賈環上課,英蓮還不先生講得好是好,可先生講得也太慢了。
也就是賈環的先生沒聽見,不然高低要罵孃的。
……是他願意慢嗎?他一年也不是講不完四書,問題是賈環有那個天分嗎?那是個偶爾有了厭學情緒,先生都還得弄兩只蛐蛐兒或者弄個骰盅引賈環玩一玩逗他“欠下巨額債務”然後拿背書來還的水平!
不過,英蓮能說這種話,黛玉就知道不能圖省事讓她和賈環做同窗了,倒不是師父的問題,世族人家的師父同時教十七八歲要進場的學子並且給三歲小兒開蒙是常態,但如果英蓮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賈環,以黛玉對賈環的觀察,那不是個壓力越大越能迸發出潛力的孩子,就得慢慢哄著教著才能養成習慣,真要被英蓮甩得八百裡遠,賈環才養成的一點點讀書習慣立刻就能蕩然無存。
黛玉思考了很久,還和林如海商量,說咱們家主子不多,收入沒出問題,開支就非常寬裕,要不再給英蓮姐姐請個先生?
林如海其實很樂意黛玉去主持這些大小事務,也並不認為奴僕就可以不識字,黛玉愛如何開發便如何開發,因而沒有反對,但英蓮拒絕了。
英蓮始終覺得單獨給她請個先生那她欠林家的情是真還不清了,說姑娘願意讓我讀書識字,由得她在閑時翻兩本書,若有不通之處,能請教請教黛玉,就是莫大的恩德了。
黛玉苦惱了一下,然後展顏笑了出來:“那這麼著,你拜我為師吧。”
英蓮眼睛也亮了。
林家的日子平靜地過了下去,一時也無話可提,我們說說京城吧。
黃河的災賑到今年九月,非但安排好了災民,還把年久失修的河堤也處理了,甚至盯著當地百姓複工複産,有了收成才收拾回京,差事辦得漂漂亮亮,這自然是無可爭議的大功,怡親王施施然回朝,得了元嘉帝禦筆硃批,令在京文武百官王公大臣皆去迎怡親王。
這是天大的恩寵,但在本來就簡在帝心的怡親王而言,也算不得什麼。
他甚至有那閑心在進京前一夜單獨見一見賈璉。
在黃河t?邊上實打實辦了半年的事,賈璉看面相都黑瘦了許多,當然也精幹了,對著怡親王跪下去,整個人哪裡還有半點紈絝模樣:“殿下喚我?”
“是。”怡親王倒是溫和依舊,擺手讓賈璉起來,“明日便進京了,你是隨我一同入京,還是自己晚些再回?”
將近半年的時光,對賈璉而言,長進當然有,但是也有限,沒可能和林如海那樣的頂級文官一般聞絃歌而知雅意,政治嗅覺當然也有待培養,怡親王這話,賈璉聽得就不是很懂。
怡親王也知道賈璉什麼水平,並不強求,只笑了笑:“不必立刻回本王,回去想一想,若想與本王一同入京,明日卯時收拾妥當了候著便是。”
賈璉就明白,怡親王不願意給他說太多,但他可以去請教長史。
半年以來,長史沒少提點賈璉,賈璉呢,科舉文章上沒甚本事,機變言談的本事還是有的,早已對長史執半師禮,該請教時是一點沒客氣。
今夜亦然,因早就混熟了,長史甚至是穿著寢衣見的賈璉,聽了問題都啞然失笑:“百官跪迎,何等榮耀,賈大人不動心麼?”
“這如何會不動心。”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鳳姐就愛個爭榮誇耀顯擺才能,賈璉就是沒那麼愛,始終也是喜歡的,“只是先生,殿下如此特地提了,似應有殿下的深意?”
“這個嘛。”長史笑了一聲,“我想問賈大人,賈大人做那個被百官跪迎的人,自是榮耀萬分,但賈大人若是做跪迎的百官呢?”
賈璉的表情僵了一下。
因有了這半夜的提點,賈璉便沒有跟隨怡親王一起進京,這其實也符合怡親王的期待——他雖簡在帝心,但向來行事謹慎,像這種大出風頭的事情,皇兄厚愛,他自己實在逃不過也就只能硬著頭皮受了,但向來不會把資歷功勞上可能會被人攻訐的人抬上這樣的高位,免得人家被架在火上烤。
但,請功的時候可是一點沒落下。
元嘉帝向來自詡不拘一格降人才,雖賈璉是榮國府出身,讓元嘉帝有些不喜,但他奪嫡的時候也沒有賈璉什麼事,倒不至於容不下一個小輩,略一思忖,便和太上皇給賈政的官職一般,也給了賈璉一個戶部主事之職。
怡親王倒是對賈璉一經提點便放棄了百官跪迎之榮頗滿意,既然沒讓人家得面子,裡子總是要補上,便多向元嘉帝求了一句,給賈璉之妻一個誥命——好歹賈璉有嫖.娼的黑歷史,怎麼也要幫下屬把老婆給哄好了。
屁大的事,元嘉帝自然應允。
皇帝既然表態,皇後也要跟上,便挑了些宮緞首飾,說一併賜那新封的恭人。
結果就是,鳳姐驚呆了呀!
接旨的榮國府也驚呆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