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無病無災 還淚不能償灌溉之恩。……
黛玉在大明寺內,實打實跪了七日經,看大和尚做了七日的法事。
出門時,陽光燦爛,正見大明寺的池塘裡,開了滿池的荷花。
方丈對黛玉行禮湊趣:“是施主一片誠心,才得的這樣吉兆。”
黛玉當然也要客氣,雙掌合十地回禮:“哪裡,是方丈佛法高深。”
只是正事辦完了,天色還早,黛玉倒不著急回家,左右也沒什麼事,便與方丈說了,想在大明寺中游覽一番。
方丈自是應允,明顯黛玉喜靜,他也不提什麼陪同,左右林如海香油錢給得足夠,大明寺內除了實在不好推脫的官眷和本來就在寺中的僧眾,也只有林公子這一行人,出不了什麼事,由得黛玉自己逛。
黛玉沒把那一池荷花的開放歸功在自己是否虔誠上,但確實最近經歷頗多,難得有散心的時候,只在涼亭上坐著,吹著徐徐的微風,看著滿池的荷花,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甚至還讓僕人拿來一套茶具,自己慢慢的洗盞烹茶。
要不多時,有個穿著打扮委實骯髒的癩頭和尚行了過來,被黛玉的僕人攔住了。
黛玉原賞著景,感受到身後有動靜,回過頭去,看那癩頭和尚一副想過來攀談的樣子,黛玉好潔,其實不是很想接觸,但大明寺是人家的地盤,再者,話本子裡還常寫這種世外高人故意打扮得髒兮兮的樣子來試探俗人呢,便讓僕人放行。
癩頭和尚對黛玉雙手合十,微微一躬之後,便坐在了黛玉對邊,一個良好的社交距離,至少沒讓黛玉覺得被燻到。
黛玉也大方,才烹出來的茶,給癩頭和尚斟了一盞,還做了個“請”的姿勢:“師父請。”
三分茶,七分泡,林如海是風流雅士,黛玉自也是有樣學樣,縱使年紀不大,一手茶技仍然非常拿得出手,那茶湯清香撲鼻,光聞著都是享受。
癩頭和尚自然謝過,聞過香,才淺淺抿了一口,贊了一聲:“極品。”
“哪裡。”黛玉當然要客氣,“是寺中的水好。”
“也是小施主的手巧。”癩頭和尚應聲,隨即仔細打量起黛玉的面相。
方外之人,本沒那麼多男女大防的講究,黛玉只由著他看,揣度著差不多了,才問:“師父看出什麼來了?”
癩頭和尚意味深長地唏噓一聲:“小施主的病,看來是要好了。”
黛玉略一思忖,想起賈敏曾給她說過的一段故事。
故事的主角也是一個癩頭和尚,在賈敏還健在時,曾到林府來化緣,因說話還有些機鋒,林如海便起了心思,讓這癩頭和尚見了黛玉一面,想問問黛玉這從小的病還能不能好了。
癩頭和尚見了黛玉,便要化她出家。
賈敏如何肯從,癩頭和尚好像也有預料,退而求其次地說,如果黛玉不出家,這病是難好了,再不然,一生不見哭聲,也不見外姓親友,倒是也可平安一世。
而這個和尚一開口,便是黛玉的病。
黛玉笑了笑:“不必化我出家,這病也能好麼?”
癩頭和尚便也笑:“當然能,小施主如今走在正確的路上,再是什麼病,也會不藥而愈。”
這就隱隱約約的對上了。
黛玉心裡倒吸了一口涼氣,但江湖術士,慣會拿這些似是而非的話來哄人的,黛玉倒還不至於被這樣一句話哄得納頭便拜,只是覺得,這個機鋒,自己好像打不下去。
不過癩頭和尚似乎也不是來和黛玉打機鋒的,不等黛玉想好該說什麼,他便又道:“老僧給小施主說個故事,如何?”
黛玉已經很習慣以男裝的狀態拱手了:“小子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