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個方案 謀士出主意的常見上中下三策……
怡親王:???
……不是,他?
哦不,她?
咳咳。
怡親王的年紀縱使不比林如海,今年也是三十四五的人了,十五歲大婚的皇子,早就妻妾成群兒女雙全,要是看不出黛玉是個女兒家穿了男裝,那才是見了鬼了。
可就是因為黛玉是個女孩子,還那麼小……
“這可是政事。”怡親王剛才還真誠敦厚的表情都嚴肅了起來,“林大人,臣不密則失身啊。”
當然也不是說要黛玉是個男孩就能知道一些不便公開的朝政了,只是這麼個時代,老爹在朝中為官,言傳身教地讓兒子從小明白一些規則,縱使偶爾讓兒子知道了一些不該知道的事情,大家也不會當回事,可是讓註定要嫁出去的女兒知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殿下。”林如海很鎮定地開口,“臣敢讓黛玉知道,自然有臣的道理。”
怡親王眼眸微轉。
林如海一年手上要經手這麼多銀兩,皇兄不可能在他身邊沒有秘衛,林如海敢光明正大讓他女兒參政,必然是有人授意。
總之和自己無關。
怡親王笑了起來,以平常心道:“可縱使如此,小公子年紀應當不大,接觸這些事的時日應該也不長,就怕說的不清楚,耽誤了賑災的事兒……”
這個年代男人的通病,覺得女人頭發長見識短,總是不夠信任。
林如海一點也不慣著,誠懇道:“臣那孩兒是有些奇異之處在的,殿下細問便知,倘若不堪使用,臣領罪便是。”
“大人言重了。”怡親王自然要往回找補,“方才沒細看,大人再把小公子喚出來?”
林如海便吩咐小廝。
黛玉再出來時,難免有些疑惑,但終究沒有失禮,拜過怡親王與林如海後,怡親王便問起鹽政上的一些賬目和賬目背後的人來。
黛玉不是很確定,小心看了林如海一眼。
見林如海微頷首,她才細細說了起來,因最近確實在用功,又兼被管家的事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很多事情不知不覺便融會貫通,答得分外流暢,就是林如海都有“我女兒又長進了”的感覺,第一次見到女孩子亦有這麼大本事的怡親王,簡直頭皮發麻。
很快打斷了黛玉的話,爽快地進入了下一個話題:“小公子這麼聰明法兒,我的身份,應該也猜了個差不多了?”
黛玉回答得非常剋制:“您是貴人。”
怡親王笑了一聲:“那小公子知道我來做什麼嗎?”
“當然是為國為民之事。”黛玉回答得仍然滴水不漏。
怡親王“哦”了一聲,顯然不滿意這個回答。
無法,黛玉只能往前再多走了一步:“家母還在時,大多數時間在家裡,倘若偶爾去家裡的莊子鋪子裡看看,不是莊頭掌櫃們做了什麼錯事,母親要親自去處置,就是莊子鋪子裡有些東西家裡沒有,母親要親自去拿了。”
很顯然,你能心平氣和與我父親坐著談事兒,那就不可能是我父親做了什麼錯事,而是有些東西京城那邊沒有,你過來拿的,連“拿什麼”都不用想,反正不可能是來運鹽。
“既然知道我是來拿東西的。”怡親王飛快地喜歡上了這個玲瓏剔透的小姑娘,“小公子可有什麼建議?”
黛玉又看了一眼林如海,這次看得明目張膽。
林如海當然也不可能只給眼神了,沉聲道:“答話就是,看我做什麼。”
怡親王卻領會了黛玉的意思:“罷了,小公子的建議回頭再說吧,我換一個問題。”
黛玉悄悄鬆了一口氣:“您說。”
“小公子願意陪我巡這個莊子麼?”怡親王笑道。
這回黛玉就不看林如海了——都把她喊出來了,當然是經過林如海同意的,所以直接行禮道:“小子敢不從命。”
“好孩子。”怡親王笑著拍拍黛玉的頭,“那去收拾些東西罷,我們這就走。”
“是。”黛玉再次行禮,“貴人稍待,小子告退。”
林如海一直挺平靜地看黛玉與怡親王對答,待黛玉走了,才嘆了一聲:“殿下,臣只有這一個孩子了。”
在鹽商們那裡虎口奪食可不容易,無論如何您可不能讓她出了事。
“林大人放心,本王膝下子女亦不多。”怡親王這話說得多少是帶了點真情,“能體會林大人的愛子之心,小公子此去,本王只把她也當自己的子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