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
“年來蝗旱苦頻仍,嚼齧禾苗歲不登。
米價升騰增數倍,黎民處處不聊生。
草根木葉權充腹,兒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塵飛炊煙絕,數日難求一餐粥。
官府徵糧縱虎差,豪家索債如狼豺。
可憐殘喘存呼吸,魂魄先歸泉壤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骷髏遍地積如山,業重難過飢餓關。
能不教人數行淚,淚灑還成點血斑?
奉勸富家同賑濟,太倉一粒恩無際。
枯骨重教得再生,好生一念感天地。
天地無私佑善人,善人德厚福長臻。
助貧救乏功勳大,德厚流光裕子孫。”
這件事充分體現了李巖的俠義心腸,但也很有些書生意氣。
財主們一向都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現今卻要反過來,他們又豈肯答應?因此,“勸賑”絲毫沒有效果。
………………
有一天,幾輛破舊的馬車,載著一支流浪藝人的隊伍,緩緩行駛在由山西通往河南的官道上,一路上飛揚的塵土,落滿了車篷。
這支十來個人的隊伍,似乎個個都疲憊不堪。
這是明崇幀四年的春天,陝西、山西一帶久旱不雨,饑荒嚴重,迫於生計,各地流寇蜂起,燒殺搶掠,鬧得雞犬不寧。
這些流浪藝人原本是在山西境內周遊賣藝,如今當地人肚子都填不飽,哪裡有閒錢來打發他們。他們便只好收拾行頭,轉道尚且安寧的河南。
這支隊伍的領頭人,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姑娘,因常穿一身紅色表演裝,人們都稱她紅娘子。
這幫藝人,原是由她爹組織起來的。
紅娘子從小失去了親孃,隨著四處流浪賣藝的爹長大,既然長在這種班了裡,她自小就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七歲登臺,九歲成名,十五六歲時便成了班子裡的臺柱子。
前年她爹累死在場子上,順理成章,她又被大夥兒推舉為班頭,領著十幾號人走南闖北,掙一口血汗飯吃。
這天,紅娘子的班子來到河南祀縣,在縣城鬧市的一塊空地裡罷起場子,一陣激昂緊湊的鑼鼓聲後,場子周圍便很快圍滿了趕來看熱鬧的市民,個個舉頭拭目,等看好戲上場。
因為是在本地的第一場演出,必須來個開門紅才能鎮得住觀眾,紅娘子略略化了妝,便第一個出場了。
她的拿手絕活是繩技,場上早已豎起了兩支高杆,離地一丈高的杆頭上牽了一根筷子粗細的鋼絲繩,在陽光照耀下閃發亮。
只見紅娘子穿一身鮮紅的短靠,一根銀色寬腰帶緊束腰間,把她細腰豐胸,窈窕健美的體態勾勒得鮮明動人。
在紅衣衫的襯托下,她的一張俏臉越發顯得白皙生動,明眸閃爍處,引得周圍的觀眾耳熱心跳,眼光不由自主地跟著她轉。
紅娘子亮相後,猛地一個燕子翻身,便輕輕巧巧地躍上了一丈多高的鋼絲繩,單腳立在上面悠悠晃晃。
接著,只見她柳腰輕擺,在鋼絲上走了兒個來回,雙手則在空手優美地舞動著。
稍稍停了一會兒,突然向上一縱,翻了一個漂亮的空中筋斗,又穩穩地落在鋼絲上。
接下來是一串仙鶴獨立,乳燕展翅,蛟龍出水,綵鳳朝陽的技巧動作,惹得下面的觀眾驚呼聲一陣高過一陣。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