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白桿兵特殊的裝備和長期嚴格的山地訓練,因此在播州的戰爭中十分得心應手,經常給予叛軍出其不意的打擊。
不論怎樣山峻嶺高,白杆軍都能出奇而至,宛如神兵從天而降,令叛軍聞風喪膽。
最後,叛軍調集所有兵力,固守在播州城裡,城外則設下五道關卡,分別是鄧坎、桑木、烏江、河渡和婁山關,每道關卡上都有精兵防守,楊應龍想以此作為自己的護身符。
攻打鄧坎,是由秦良玉帶領五百白桿兵為主力。
鄧坎守將楊朝棟見對方兵力單薄,便準備一舉吞滅,於是把手下五千精兵全部拉到陣地上,排下密密麻麻的陣式。
秦良玉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毫不畏懼,騎一匹桃花馬,握一杆長矛,威風凜凜地殺入敵陣,只見她左挑右砍,東突西衝,所過之處敵軍兵士紛紛損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
敵軍潮水般湧向她把她層層包住,不料她越戰越勇,長矛掄得象飛族舞輪,所向披靡。
陷入敵陣中的秦良玉方寸不亂,一邊砍殺周圍的敵兵,一邊慢慢向敵將楊朝棟靠攏。
將到近前時,她一頓猛殺之後,忽地縱馬騰躍,還沒待四周的人看清,她就已把楊朝棟抓住,扔在自己的馬背上,右手揮舞著長矛,左手牢牢制住了敵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敵兵見頭領被擒,頓時亂了陣腳。
秦良玉的白桿兵乘勝追殺,沒一頓飯的功夫,敵兵就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五千人馬潰散無遺。
攻下鄧坎後,剿匪大軍接著又順利地拿下了桑木、烏江、河渡三關,直達播州外圍的婁山關。
婁山關是播州城外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勢高峻險要,僅一條小路透過關口,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攻打婁山關的主要任務,又落到了白桿兵頭上。
限於道路狹窄,無法透過大批兵馬,秦良玉便幫丈夫定下了一個巧取的方案。
這天凌晨,秦良玉與丈夫馬千乘雙騎並馳,沿正路攻向關口,只見兩杆長矛上下翻飛,擋關的敵兵一一倒下,而後上的援兵也無法一湧而上。
而當秦良玉夫婦兩人並肩血戰,而敵兵越聚越多時,幾千白杆軍突然從關口兩側包圍過來,敵兵防不勝防,落荒而逃。
原來,趁秦良玉夫婦正面進攻,牽引了敵軍注意力的時機,其他白桿兵將士從關卡兩側的懸崖處,憑著白杆長矛首尾相聯,攀越上關,給了敵軍出乎意料的打擊。
攻下婁山關後,叛軍失去了護身符,剿匪大軍一鼓作氣,攻克了叛軍據點播州城,楊應龍全家自焚而死,叛亂徹底平息下來。
論功行賞時,石柱白桿兵戰功卓著,被列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軍,秦良玉初次參加大戰,立下汗馬功勞,除受到重獎外,“女將軍”的英名遠播四方。
班師凱旋的路上,由於天氣炎熱,馬千乘染上了暑疫;回到石柱後,又因接待不恭,得罪了內監邱乘雲,被邱乘雲設罪投入獄中。
在獄中,得不到治療調養,馬千乘病重而死。
馬千乘死後,朝廷覺得他並無大罪,所以仍保留了他家石砫宣撫史的世襲職位。
而這時馬家的繼承人馬祥麟年齡尚幼,朝延鑑於秦良玉作戰有功,文武兼長,所以授命她繼任了丈夫的官職。
喜歡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請大家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